《秋虫》

时间: 2025-01-10 22:53:49

切切闇窗下,喓喓深草里。

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虫》
作者:白居易

切切闇窗下,
喓喓深草里。
秋天思妇心,
雨夜愁人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景象,窗下虫鸣声细微、深草中的虫鸣声悠扬,表现了秋天的时节,思念的妇人心情沉重,雨夜更是增添了她的愁苦。这种情绪也感染了听者,似乎在雨夜里也能听到那愁人的耳鸣。

注释

字词注释:

  • 切切:细微、轻声的样子,形容虫鸣声。
  • :阴暗的地方。
  • 喓喓:虫鸣的声音,形容虫叫声清脆。
  • 思妇:思念丈夫的妇人。
  • 愁人:心中忧愁的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在描绘秋天的景象时,巧妙地结合了思妇的愁苦,体现了诗人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之间的微妙联系。古代诗人常用自然景物来寄托个人情感,表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而著称,诗风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白居易的诗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生活、爱情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

《秋虫》创作于白居易的中年时期,正值他在长安任职之时。此时社会动荡不安,白居易对人民疾苦深感忧虑,同时也对个人情感有着深刻的体悟。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虫鸣与雨夜的描写恰好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受及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秋虫》是一首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巧妙结合的诗。诗的开头“切切闇窗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秋夜,虫鸣声在窗外轻轻回响,给人一种幽静而又温暖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我们发现这宁静之中潜藏着深深的忧愁。特别是“秋天思妇心”一句,将思妇的愁苦与秋天的萧瑟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反映了思念之情的沉重。

“雨夜愁人耳”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愁苦,雨水的滴落与虫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声音上的对比与呼应,仿佛在诉说着思妇的心声。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将秋天的宁静与思念的愁苦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切切闇窗下: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虫鸣声细微,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
  2. 喓喓深草里:进一步引入虫鸣的声音,显示出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3. 秋天思妇心:引入人情,表现思妇在这个秋天深感思念的痛苦。
  4. 雨夜愁人耳:强调在雨夜中的愁苦,提升了情感的浓度。

修辞手法:

  • 拟人:虫鸣被赋予了情感,仿佛在诉说思念。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比喻:将虫鸣与思妇的心情相联系,表现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与思妇的愁苦,表达了对亲人思念的深沉情感,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反映出人类情感在特定时空中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虫:象征秋天的萧瑟与思念。
  • 雨夜:代表愁苦与孤独的情感。
  • 闇窗:暗示内心的隐秘与思绪的沉重。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反映出古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虫》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2. “秋天思妇心”中“思妇”的意思是:
    A. 思念儿女的母亲
    B. 思念丈夫的妇人
    C. 伤心的女子
    D. 忧愁的老人

  3. 诗中描绘的虫鸣声是如何表现的?
    A. 嘈杂
    B. 清脆细腻
    C. 喧闹
    D. 悲伤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的《更漏子·夜雨滴梧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同样运用了自然景物来寄托思念之情,但其基调更为豪放,而白居易的《秋虫》则显得更加细腻和沉郁。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情感的深刻体验,但呈现出的情绪风格却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