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时间: 2025-01-10 22:52: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居
作者:白居易
游宦京都二十春,
贫中无处可安贫。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锥头地,
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庐心便足,
敢辞湫隘与嚣尘。
白话文翻译
在京都游历做官已经二十个春天,
贫困中无处可以安身立命。
我常常羡慕蜗牛也有自己的家,
不如硕鼠能够随时找到藏身之处。
我只求能在锥头地上立足,
免得像一根漂流的木头和木偶一样。
只要我的小屋心里觉得足够,
何必在意小巷的狭窄与喧嚣的尘土。
注释
- 游宦:指在官场游荡,做官的生活。
- 贫中无处可安贫:形容生活贫困,无法找到一个安定的居所。
- 蜗牛:形象地表达出有房子的羡慕。
- 硕鼠:一种能自由藏身的动物,象征适应环境。
- 锥头地:指非常狭小的地方。
- 漂流木偶人:比喻失去归属感的人,像漂流木头和木偶一样无处依靠。
- 湫隘:狭窄的小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语言通俗、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疾苦,倡导社会正义。白居易的作品广泛,除了诗歌,还涉及散文、乐府等。他的诗歌风格在唐代盛行,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卜居》写于白居易在官场浮沉的时期,虽然身处京都,但却感到生活困窘,心中渴望有一个安稳的栖身之所。诗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卜居》是白居易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和感慨。诗中通过对蜗牛和硕鼠的描绘,表达了对居所的渴望和对生活安定的追求。诗的前两句直白地揭示了作者在京都的游宦生涯,虽然身在繁华之地,却因贫穷而无所依靠,令人深思。接下来的几句则以蜗牛的安居和硕鼠的灵活生存为对比,表明即使是微小的生物也能找到生存之道,而自己却连一个稳定的居所都无法拥有,反映了对生活的无奈与羡慕。
在最后几句中,作者强调了内心的满足感,宁愿选择在狭小的空间中安身,也不愿意成为失去归属的人。他的内心渴望简单而安宁的生活,表现了对世俗的淡泊和自我价值的认同。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使人感受到白居易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安稳生活的真诚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游宦京都二十春:作者在京都做官已经二十年,说明岁月漫长,经历丰富。
- 贫中无处可安贫:尽管身在繁华的京都,生活依然贫困,无法找到一个安身之处。
- 长羡蜗牛犹有舍:蜗牛拥有自己的壳,象征安稳的居所,作者对此深感羡慕。
- 不如硕鼠解藏身:硕鼠能够自由寻找藏身之地,表达出对生存智慧的赞美。
- 且求容立锥头地:即使是在极小的地方立足,作者也感到满足。
- 免似漂流木偶人:不想变成无处依靠的漂流者,体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 但道吾庐心便足:只要心中感到满足,就足够了。
- 敢辞湫隘与嚣尘:即便小巷狭窄且喧嚣,作者也愿意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蜗牛和硕鼠的比喻突出了归属感的重要性。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重复表达出对安稳生活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安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身困境的反思,突出了内心的满足感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蜗牛:象征安定和归属。
- 硕鼠:象征灵活和生存智慧。
- 漂流木偶人:象征失去归属感和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在京都做官多少年?
A. 10年
B. 20年
C. 30年
D. 40年 -
诗中提到的象征安稳居所的生物是?
A. 燕子
B. 蜗牛
C. 硕鼠
D. 蛇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渴望权力
B. 追求财富
C. 内心满足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 杜甫的《春望》:关注社会和生活的苦难,与白居易的关怀相似。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卜居》和王维的《终南山》均表现了对生活环境的思考,但白居易更关注贫困与安稳的对比,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超脱。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感悟和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