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院赵公许惠欧苏集作诗以问之》
时间: 2025-01-11 03:02: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签院赵公许惠欧苏集作诗以问之》
作者:王恽
白话文翻译
我平生喜欢读书,对古籍情有独钟。早年时,写字如牛毛般细致。如今五十岁,眼睛昏花,白天看书时,书页上总是模糊的黑影。我投身于书海,但无所事事,不写书就像有失落。赵公对书的热爱堪比邺侯,不刻意追求文辞的华丽和雕琢。每天闲暇时,他能独自筹划自己的事情。更想追寻往事,却发现那些美好的记忆梦中难以到达。唉,我何时能登上瀛洲,手中的残膏恐怕也只能窥视前人的修为。即使在深渊海底,鲛鳄翱翔,洞察千古的苏、韩、欧三位大家的风采。写作不必拘泥于形式,舍弃了这三位,我又该向谁求教?即便在阎王的殿堂中,何足以玩味,破碎的黑烟笼罩着我的吟唱。书架上插着三万轴的书,谁能省下浙本的银钩?或许苏、欧两位都可取,但不要让石璧成了空投。仁义的行为在侯门中,唯恐乘机而巧妙地偷取。
注释
- 癖:癖好,指对某种事物的喜爱。
- 坟籍:古籍,指古代的书籍。
- 牛毛:形容字迹细致如牛毛。
- 残膏:指残存的油膏,隐喻残余的才华或成就。
- 瀛洲:传说中的海上仙岛,象征理想境界。
- 鲛鳄:传说中的海中生物,象征奇特的事物。
- 石璧:隐喻高尚的品德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生于书香世家,博览群书,风格独特,擅长古诗词的创作。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古籍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王恽五十岁时创作的,正值人生的中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学习生涯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他对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索。开篇浓郁的书香气息,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古籍的痴迷。诗中不仅有对自我处境的反思,更透出对文人理想的追求。王恽通过“赵公嗜书似邺侯”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钦佩和对知识的渴望。整首诗在情感上显得深邃而沉重,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结尾的反思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品德与才能的追求,虽然心存仁义,却又担忧被世俗所误解。王恽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内心挣扎的诗歌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性癖耽坟籍:我一生热爱古籍。
- 细字牛毛早年笔:早年书写细致如牛毛。
- 只今五十眼昏花:如今五十岁,眼睛开始模糊。
- 清昼看时满行黑:白天看书时,字迹模糊。
- 投身散地百无事:投入书海,却无所事事。
- 不著书遮如有失:不写书就像有所失落。
- 赵公嗜书似邺侯:赵公爱书如邺侯。
- 不为章句非雕搜:不追求华丽的文辞。
- 绾持枢纽日多暇:每天闲暇,心中有谋。
- 借箸自有胸中筹:借助他人的智慧,策划心中事。
- 更寻往事较所处:回忆往事,比较当下。
- 有梦不到琳琅璆:美好的梦境难以实现。
- 嗟予何者登瀛洲:唉,我何时能达到理想境界。
- 残膏未免窥前修:手中残存才华,仍难窥前人的成就。
- 奫然渊海鲛鳄翥:纵然在深渊,鲛鳄翱翔。
- 洞视千古苏韩欧:洞察千古的文人风采。
- 文如不作作取法:写作不必拘泥于形式。
- 舍是三子将谁求:舍弃这三位,还能向谁求教?
- 穷阎虽具何足玩:在阎王的殿堂中,何足以玩味。
- 破碎熏黑支吟头:破碎的黑烟笼罩着吟唱。
- 牙签插架三万轴:书架上插着三万轴书。
- 谁省浙本铺银钩:谁能省下浙本的银钩?
- 或苏或欧两俱可:苏、欧两位皆可取。
- 勿使石璧成空投:不要让理想成为空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牛毛”形容字迹,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穷阎虽具何足玩,破碎熏黑支吟头”,增强了诗的对称美感。
- 象征:瀛洲、鲛鳄等意象象征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感叹自我境遇与理想的差距,反映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文人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的反思。
意象分析
- 书籍:象征知识的积累与文人的追求。
- 瀛洲:象征理想的境界与追求的目标。
- 鲛鳄:象征奇特与不凡的理想,体现了对超越常人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恽在诗中提到的“赵公”指的是?
- A. 赵武陵
- B. 赵公明
- C. 赵公(未指明具体人物)
-
诗中提到的“瀛洲”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境界
- C. 历史传承
-
诗中“牙签插架三万轴”中的“三万轴”指的是什么?
- A. 书的数量
- B. 诗的主题
- C. 书架的设计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与王恽:同为文人,杜甫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而王恽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追求与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