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头》
时间: 2025-04-28 03:45: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白话文翻译:
老当少陵的我默默哭泣,春天的日子里悄然行走在曲江的水边。江头的宫殿紧锁千扇门,细细的柳树和新生的蒲草又是为了谁而变得翠绿?回想往昔的南苑,那里万物生机勃勃,色彩斑斓。昭阳殿里的那位宠妃,如今与君同乘同侍。辇前的才人手持弓箭,白马嚼着黄金的缰绳。翻身仰天射云,一笑之间双翅便要飞起。明眸皓齿的她如今在哪里?鲜血染污了游魂,已无法归来。清渭江水向东流去,剑阁深邃,彼此间已无任何消息。人生有情,泪水沾湿心头,江水与江花又怎能终止?黄昏时分,胡人的骑兵尘土飞扬,想往城南却只能望着城北。
注释:
- 少陵:指杜甫,因其居住在少陵之野,故称。
- 吞声哭:默默地哭泣,压抑着悲伤。
- 曲江:长安附近的一个水曲,风景如画。
- 霓旌:华丽的旗帜,常用于指代盛大的场合。
- 昭阳殿:唐代宫殿,意指高贵的女子。
- 才人:指才貌出众的女子。
- 明眸皓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游魂:指死者的灵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其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
创作背景:
《哀江头》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背景是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动荡不安,诗中的悲愤情怀正是源于对国家和人民遭遇的忧虑和哀伤。
诗歌鉴赏:
《哀江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乐府诗,杜甫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状的深切忧虑。开篇即以“少陵野老吞声哭”引入,情感真挚而沉重,表明诗人面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与春日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层层递进,描绘了江头的宫殿、细柳新蒲,既有对美好景色的描写,也有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在中段,诗人回忆起昔日的繁华,昭阳殿中的美人和侍卫,象征着昔日的盛世与荣华。此时,诗人发出“明眸皓齿今何在”的感慨,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失去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情感愈加沉重。
最后两句“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则是对人生苦短、时光流逝的感叹,表达了对未来无常的无奈与悲伤。整首诗情感深邃,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陵野老吞声哭:以沉默的哭泣表达内心的悲伤。
- 春日潜行曲江曲:在春日里,诗人悄然走在曲江的水边,暗示内心的孤独。
- 江头宫殿锁千门:宫殿紧闭,象征着失去的繁华和人心的凋零。
- 细柳新蒲为谁绿:春天的绿意似乎没有对象,表现出诗人的失落。
- 忆昔霓旌下南苑:回忆往昔的辉煌,生机盎然的南苑。
- 昭阳殿里第一人:显现出昔日的荣耀和地位。
- 同辇随君侍君侧:表达对往日陪伴的怀念。
- 辇前才人带弓箭:描绘美人的英武,暗含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 翻身向天仰射云:象征着自由与希望,但同时也暗示了失落。
- 明眸皓齿今何在:发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
- 血污游魂归不得:灵魂无法回归,表现出对逝者的哀悼。
- 清渭东流剑阁深:清渭江流逝,象征着时间的无情。
- 去住彼此无消息:人与人之间失去联系的无奈。
- 人生有情泪沾臆:强调人类情感的脆弱与易逝。
- 江水江花岂终极:反问生命与自然的永恒。
- 黄昏胡骑尘满城:描绘战乱中的悲惨景象,暗示不安的未来。
- 欲往城南望城北:表现出无奈的对比,渴望却无能为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明眸皓齿”比喻美人,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江水江花”,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 拟人:如“清渭东流”,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沦陷、个人失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苦难的深切忧虑,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 宫殿:代表权力与繁华的消逝。
- 才人:象征美好与青春的流逝。
- 血污游魂:代表对逝者的哀悼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的别名是什么?
- A. 诗圣
- B. 诗仙
- C. 诗鬼
- D. 诗君
-
“明眸皓齿”主要指代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中的美人
- C. 战争中的士兵
- D. 自然风光
-
诗中提到的“昭阳殿”是指什么?
- A. 一座山
- B. 一个城市
- C. 一座宫殿
- D. 一条河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哀江头》与李白《将进酒》:
- 杜甫的《哀江头》侧重于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悲哀,而李白的《将进酒》则更强调对人生的洒脱与豪情,二者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