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和毛会候汴梁怀古》

时间: 2025-04-27 11:09:32

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

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

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

漫凭高,历历数沧桑,空沾臆。

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

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

且醉金梁桥上月,休寻萼绿堂前石。

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漫凭高,历历数沧桑,空沾臆。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且醉金梁桥上月,休寻萼绿堂前石。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

白话文翻译:

这江南的美景何必再去伤心哭泣,六朝留下的遗迹在此地。这片土地,曾经多少次被铜驼荆棘覆盖。波涛已经冲毁了镜头上的台阶,平坦的沙滩掩埋了藏书的墙壁。我漫步在高处,清晰地数着历史的沧桑,心中却感到无比空虚。朱仙镇与陈桥驿遥相望,城南城北的景象都在眼前。幽兰轩的影子渐行渐远,已难觅那曾经的烬灰。且让我们在金梁桥上醉饮月色,不再去寻找那萼绿堂前的石头。西风卷起,片片落叶忽然飞来,伴随着秋天的笛声。

注释:

  • 江南: 指中国南方的水乡,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 六朝: 指东吴、东晋、南朝四个朝代,文化繁荣,遗迹众多。
  • 铜驼: 指古代马车,象征着繁荣的交通和经济。
  • 镜堞: 指古代的台阶,常用来指代美好的景致。
  • 朱仙镇: 古镇名,历史悠久。
  • 陈桥驿: 古代驿站名,象征交通和交流。
  • 幽兰轩: 兰花的亭子,象征着清雅的环境。
  • 金梁桥: 指一座桥,可能是作者对某一桥的具体描绘。
  • 萼绿堂: 指一种古典建筑,可能与文人雅士的聚会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清代诗人,生于福建,精通诗文,尤以古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历史遗迹,表达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风格典雅、深沉。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追忆之时。诗人通过对江南的描绘,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和《毛会候汴梁怀古》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积淀。诗中描绘的江南美景与历史遗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悠远的历史画卷。诗人通过“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的开篇,直接抒发了对历史的无奈与伤感,似乎在质疑为何还要为过去的辉煌而感到痛苦。接着,诗人以铜驼荆棘为象征,指代曾经的繁华已然不再,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在“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的描写中,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消逝,令人感到一阵惆怅。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朱仙镇与陈桥驿的遥望,描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追忆。

最后一句“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将整个诗意推向高潮,西风、落叶、秋笛的意象交织出一种孤寂而又深沉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必江南,堪痛哭:质疑为何要为江南的美景而痛哭,暗含对过去的遗憾。
  2. 六朝遗迹:提及历史遗址,表明时间的流逝与文化的消逝。
  3. 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描述曾经的繁华已成为荆棘,暗示美好回忆的破灭。
  4. 高浪已摧临镜堞:波涛冲毁了昔日的美景,象征着历史的无情。
  5. 漫凭高,历历数沧桑:在高处回望历史的沧桑,感慨万千。
  6. 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描绘两地的遥望,展现对故乡的思念。
  7. 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幽兰轩的影子远去,昔日的辉煌已难寻。
  8. 且醉金梁桥上月:让人沉醉于月色之中,试图逃避现实的忧伤。
  9. 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渲染了孤寂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铜驼荆棘”比喻曾经的繁华已然消逝。
  • 对仗:如“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片叶忽飞来”,让自然景象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美好过往的惋惜,表现了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浓厚的怀古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美丽的自然与历史文化。
  • 铜驼:象征繁华与交通的便利。
  • 高浪: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冲击。
  • 幽兰轩:象征清雅的环境与文人的聚会。
  • 金梁桥:象征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东吴、东晋、南朝四个朝代
    D. 明朝

  2. “朱仙镇”和“陈桥驿”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遥远的回忆
    B. 交通繁忙
    C. 文化遗址
    D. 以上皆是

  3. 诗中“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孤寂与惆怅
    C. 快乐
    D. 期待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临江仙》 杨万里
  • 《忆江南》 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顾贞观的《满江红》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文化的追忆,而《庐山谣》则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人的情感。两者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顾贞观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历史文化与诗词创作》

相关诗句

何必江南,堪痛哭,六朝遗迹。下一句是什么

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上一句是什么

只此地,曾经几遍,铜驼荆棘。下一句是什么

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上一句是什么

高浪已摧临镜堞,平沙尽没藏书壁。下一句是什么

漫凭高,历历数沧桑,空沾臆。上一句是什么

漫凭高,历历数沧桑,空沾臆。下一句是什么

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上一句是什么

朱仙镇,陈桥驿,相望处,城南北。下一句是什么

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上一句是什么

只幽兰轩远,烬灰难觅。下一句是什么

且醉金梁桥上月,休寻萼绿堂前石。上一句是什么

且醉金梁桥上月,休寻萼绿堂前石。下一句是什么

卷西风,片叶忽飞来,迎秋笛。上一句是什么

何必江南,下一句是什么

堪痛哭,上一句是什么

堪痛哭,下一句是什么

六朝遗迹。上一句是什么

六朝遗迹。下一句是什么

只此地,上一句是什么

只此地,下一句是什么

曾经几遍,上一句是什么

曾经几遍,下一句是什么

铜驼荆棘。上一句是什么

铜驼荆棘。下一句是什么

高浪已摧临镜堞,上一句是什么

高浪已摧临镜堞,下一句是什么

平沙尽没藏书壁。上一句是什么

平沙尽没藏书壁。下一句是什么

漫凭高,上一句是什么

漫凭高,下一句是什么

历历数沧桑,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