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登梓州城
作者:杜甫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
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
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
白话文翻译:
在往日我曾与朋友们共饮黄花酒,而如今我已是满头白发的老翁。追求快乐的能力已然不同,但望远的心情却与往昔相同。我的弟妹们在悲伤的歌声中,而朝廷的人们却沉醉于自己的眼前。今天的战争与边关,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感慨。
注释:
- 伊昔:往日、以前。
- 黄花酒:指重阳节时喝的菊花酒,象征健康长寿。
- 白发翁:白发的老人,指年老。
- 追欢:追求欢乐。
- 筋力异:身体的力量和能力有所不同。
- 望远:远望,思念。
- 弟妹:指自己的兄弟姐妹。
- 悲歌:悲伤的歌。
- 朝廷醉眼:指朝廷中的人沉醉于权力和享乐。
- 兵戈:战争的武器。
- 关塞:边境的关口,象征战争与动乱。
- 意无穷:感慨无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常常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杜甫生于盛唐时期,后经历了安史之乱,深感国难与民生之苦。
创作背景:
《九日登梓州城》是杜甫在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和对国家动乱的忧虑。诗中提到的“黄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象征着长寿与团圆,但他在此时已是白发苍苍,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诗歌鉴赏:
杜甫的《九日登梓州城》通过对比往昔与现实,深刻地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身世的变迁。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借助黄花酒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在节日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伊昔黄花酒”引入了温暖的昔日回忆,但随即转为“如今白发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老年的无力与孤独。
“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中,诗人感叹追求欢乐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但对远方的思念与怀念却依然如故,显示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接下来的“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弟妹的悲歌与朝廷的沉醉形成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诗人内心的悲伤与困惑愈加明显。
最后两句“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深切忧虑,兵戈与关塞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诗人在此感到一种无尽的悲哀与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个人的孤独感,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显示了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厚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伊昔黄花酒:以往在重阳节时与友人欢聚,饮用菊花酒,象征健康长寿。
- 如今白发翁:现如今自己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感叹时间的流逝。
- 追欢筋力异:追求快乐的能力因年老而减弱。
- 望远岁时同:尽管能力减弱,但对远方的眺望和思念却依旧如昔。
- 弟妹悲歌里:兄弟姐妹们在悲伤的歌声中,反映家庭的悲痛。
- 朝廷醉眼中:朝廷中的人们却沉醉于享乐,形成鲜明对比。
- 兵戈与关塞:战争与边境的局势,反映国难。
- 此日意无穷:对这一切的感触与感慨是无穷无尽的。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昔日”和“如今”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
- 象征:黄花酒象征长寿和团圆,而白发则象征衰老和无奈。
- 排比:通过“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排比,突显社会的对立与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展现了杜甫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其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酒:象征长寿、团圆与欢乐。
- 白发翁:象征衰老、无奈与孤独。
- 悲歌:象征家庭的悲痛与社会的动乱。
- 兵戈、关塞:象征战争与动乱,反映国家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的《九日登梓州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与欢聚
- B. 孤独与忧虑
- C. 爱情与思念
-
“伊昔黄花酒”中“黄花酒”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长寿与团圆
- C. 失败与悲伤
-
诗中“弟妹悲歌里”反映了什么?
- A. 家庭的和谐
- B. 社会的动荡与家庭的悲痛
- C. 个人的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人生的无奈。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重阳节的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 《九日登梓州城》 vs 《登高》:两首诗都探讨了时间流逝与个人处境的感悟,但《九日登梓州城》更强调了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个人悲伤,而《登高》则更偏重于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