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严秘书与正字及诸客夜会因寄》

时间: 2025-02-04 15:32:13

衡门寥落岁阴穷,露湿莓苔叶厌风。

闻道今宵阮家会,竹林明月七人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衡门寥落岁阴穷,露湿莓苔叶厌风。闻道今宵阮家会,竹林明月七人同。

白话文翻译

简陋的门前冷清,岁月将尽,露水湿润了长满莓苔的叶子,风也显得厌倦。听说今晚阮家有聚会,竹林中明月下,七人共聚一堂。

注释

  • 衡门:指简陋的门,比喻贫寒的居所。
  • 寥落:冷清,稀少。
  • 岁阴穷:岁末,一年将尽。
  • 莓苔:指长在地面上的苔藓。
  • 厌风:风显得厌倦,形容风轻柔无力。
  • 阮家会:指阮籍等七贤的聚会,典出《世说新语》。
  • 竹林明月七人同:指阮籍、嵇康等七位文人雅士在竹林中的聚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岁末的冷清景象,并通过提到“阮家会”来表达对文人雅集的向往。武元衡在政治上颇有成就,但他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和文人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冷清的自然景象和热闹的文人聚会,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感慨。首句“衡门寥落岁阴穷”描绘了一个岁末的冷清景象,衡门的简陋和岁阴的穷尽,都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次句“露湿莓苔叶厌风”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烘托这种冷清和孤寂。后两句“闻道今宵阮家会,竹林明月七人同”则突然转向热闹的文人聚会,通过“阮家会”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衡门寥落岁阴穷:诗人以衡门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冷清的岁末景象,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2. 露湿莓苔叶厌风:通过露水和莓苔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冷清和孤寂的氛围,厌风则增添了一丝无奈和疲惫。
  3. 闻道今宵阮家会:突然转向热闹的文人聚会,通过“阮家会”这一典故,表达了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4. 竹林明月七人同:以竹林和明月为背景,描绘了七人共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冷清的自然景象和热闹的文人聚会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 典故:使用“阮家会”这一典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衡门:象征贫寒的居所,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冷清。
  • 露湿莓苔:自然景象,增添了冷清和孤寂的氛围。
  • 阮家会:文人雅集的象征,表达了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 竹林明月:文人聚会的理想场景,增添了诗意和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衡门”指的是什么? A. 豪华的门 B. 简陋的门 C. 古老的门 D. 神秘的门

  2. “阮家会”是指什么? A. 阮籍的家宴 B. 阮籍等七贤的聚会 C. 阮籍的家族聚会 D. 阮籍的个人聚会

  3. 诗中的“竹林明月七人同”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的感慨 B. 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C. 对友人相聚的渴望 D.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同样以竹林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和文人生活的热爱。
  • 李白《月下独酌》: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相聚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竹里馆》与武元衡的这首诗都以竹林为背景,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感慨,而武元衡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全唐诗》
  • 《世说新语》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