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八首,并叙 其一》

时间: 2025-01-22 09:42:37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欲刮一寸毛。
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

白话文翻译

废弃的土垒无人关心,残破的墙垣长满了蒿草。
谁能愿意出力气,到了年末却毫无回报。
只有我这个孤独的旅人,天色已晚无处可逃。
我只能捡拾瓦砾,然而干旱的土地却没有肥沃的土壤。
在崎岖的草丛中,想要刮下一寸毛发。
我不禁叹息,等我的粮仓何时才能丰盈?

注释

  • 废垒:指废弃的土墙或防御工事。
  • 无人顾:没有人来关心、照看。
  • 颓垣:残破的墙垣。
  • 蓬蒿:野草,通常指荒废之地的植物。
  • 捐筋力:愿意付出体力。
  • 岁晚:年末。
  • 孤旅人:孤独的行者。
  • 天穷:天色已晚,意指时间紧迫。
  • 拾瓦砾:捡拾破碎的瓦片。
  • 岁旱:干旱的年份。
  • 刮一寸毛:形容在艰难的环境中艰难求生。
  • 喟然:叹息的样子。
  • 释耒叹:放下农具而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文才华横溢,作品多样,风格豪放,情感真挚。苏轼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起伏,形成了他作品中对社会、人生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东坡八首》的创作背景与苏轼的政治生涯密切相关。在被贬黄州的时期,苏轼面临着政治失意和生活困顿的双重压力,表现出他对人生无常和理想破灭的深刻思考。这首诗通过对荒废环境的描绘,体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全诗以“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荒废的环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悲观态度。接下来的“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则揭示了人的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巨大差距,表达了对努力未能得到应有回报的失望。诗中的“独有孤旅人”是作者自我形象的投射,表现出孤独和无助。接着,作者用“端来拾瓦砾,岁旱土不膏”描绘了他在困境中依然努力求生的景象,然而“土不膏”却暗示了环境的恶劣与无奈。

最后的“喟然释耒叹,我廪何时高”更是将整首诗的感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与深深的叹息。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与对生活的深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废垒无人顾:描述了环境的荒凉与被忽视的状态。
  2. 颓垣满蓬蒿:进一步强调了破败的景象,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3. 谁能捐筋力:质疑人们是否愿意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付出。
  4. 岁晚不偿劳:表明即使付出努力,最后也未必能得到回报。
  5. 独有孤旅人:自我代入,突显孤独感。
  6. 天穷无所逃: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无处可去的绝境。
  7. 端来拾瓦砾:描述了在困境中努力生存的艰辛。
  8. 岁旱土不膏:表现出环境的恶劣,努力无法改变现状。
  9. 崎岖草棘中:形象化了生存环境的艰难。
  10. 欲刮一寸毛:比喻在艰难条件下求生的艰辛。
  11. 喟然释耒叹:表达苦闷的叹息。
  12. 我廪何时高:对未来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刮一寸毛”,隐喻在艰难环境中求生的艰辛。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拟人:通过“废垒无人顾”使环境具有人情味,增强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处境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艰辛和努力无果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渴望。这种情感既悲观又充满对生命的敬畏,表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废垒:象征被遗弃的理想与生活。
  • 颓垣:代表破碎的信念与希望。
  • 孤旅人:象征孤独与无助。
  • 瓦砾:代表艰难生活中的残余与希望。
  • 草棘:象征艰难环境下的生存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岁旱土不膏”指的是: A. 土地贫瘠
    B. 土地肥沃
    C. 土壤湿润
    D. 土地广阔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孤旅人”代表了___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对/错)

答案

  1. A
  2. 孤独与无助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东坡八首·其一》陶渊明《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反思,但苏轼更显悲观而陶渊明则显得乐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