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周》

时间: 2025-01-27 04:04:34

誓征黜夏命,武成有商邑。

惟王弗率祖,冲人初嗣因。

既放奉归毫,已摄复明辟。

前此所未闻,浮言曾罔恤。

二公德动天,民亦归其德。

忠诚靡有他,上下素孚格。

遂以直道行,观听自无惑。

吁嗟人不古,后世几新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伊周》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誓征黜夏命,武成有商邑。
惟王弗率祖,冲人初嗣因。
既放奉归毫,已摄复明辟。
前此所未闻,浮言曾罔恤。
二公德动天,民亦归其德。
忠诚靡有他,上下素孚格。
遂以直道行,观听自无惑。
吁嗟人不古,后世几新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的钦佩与追思。诗中提到,誓言要推翻夏朝的统治,武成建立了商朝的城市。只有王族没有遵循祖先的遗志,冲人(夏朝的后裔)初次成为统治者。曾经放弃的权力重新归于明辨的统治者。之前所未听闻的事情,流言蜚语已经不再被重视。二位公的德行感动了天,百姓自然会归附于他们的德行。忠诚没有其他杂念,上下都能建立信任。因此,行事以正道为准则,听从的声音也没有疑惑。可叹如今的人们不再古老,后世几乎要重建新家园。

注释

  • 黜夏命:意为剥夺夏朝的统治权。
  • 武成:指武王,建立商朝的人物。
  • 惟王弗率祖:即是说王族没有遵循祖先的教诲。
  • 冲人:夏朝的后裔。
  • 奉归毫:指放弃权力,回归清明的治理。
  • 德动天:指二公的德行感动了天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经历了多次政治变动,诗风多以豪放、正直为主,注重表达人文情怀和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

《伊周》创作于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先贤的敬仰之中,体现了对古代英杰的追忆,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伊周》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古诗,诗中不仅回顾了商朝的兴起,还蕴含了对德行与忠诚的深刻讨论。诗人通过对比古今,反思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表达了对人性的关切与历史的感慨。

诗的开头即提到要推翻夏朝的统治,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总结,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隐喻。接下来的几句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德行的赞美,尤其是在如今人们对德行的漠视下,显得尤为珍贵。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力量。诗人通过“二公德动天”的描写,宣扬了忠诚与信任的重要性,表现了对人性光辉的期望。在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感叹后世几乎要重建新家园,这不仅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誓征黜夏命:表明发誓要剥夺夏朝的统治。
  2. 武成有商邑:赞颂武王建立商朝。
  3. 惟王弗率祖:批评王族没有遵循祖先的教诲。
  4. 冲人初嗣因:指出冲人(夏朝后裔)成为统治者的原因。
  5. 既放奉归毫:强调权力的放弃与明理的治理。
  6. 前此所未闻:指之前未曾听闻的事情。
  7. 浮言曾罔恤:流言蜚语不再受到重视。
  8. 二公德动天:强调二位公的德行影响深远。
  9. 民亦归其德:人民自然归附于他们的德行。
  10. 忠诚靡有他:忠诚没有任何杂念。
  11. 上下素孚格:上下之间建立了信任。
  12. 遂以直道行:行事以正直的道路为准则。
  13. 观听自无惑:听到的声音没有疑惑。
  14. 吁嗟人不古:感叹如今的人们不再古老。
  15. 后世几新室:后世几乎要重建新的家园。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德动天”来形容德行的力量。
  • 对仗:在句式上保持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古代英雄的德行与忠诚的重要性,表达了对人性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呼唤社会重视德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命:象征旧有的统治与规制。
  • 商邑: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象征道德与人性光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武成”指的是谁? A. 夏朝的统治者
    B. 商朝的建立者
    C. 周朝的开国君主
    答案:B

  2. 诗中对“忠诚”的描述是怎样的? A. 忠诚是有其他杂念的
    B. 忠诚没有其他杂念
    C. 忠诚是可有可无的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二公”是指谁? A. 两位国君
    B. 古代的贤人
    C. 不特指任何人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by 屈原
  • 《上邪》by 汉乐府

诗词对比

  • 《长恨歌》by 白居易:同样探讨历史与人性。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by 李清照: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鸣。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