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从来疏拙懒身谋,
揽辔登车已倦游。
幸有醉乡为乐地,
何妨吟啸老东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懒散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自认为笨拙懒惰,不愿意为生活而忙碌,已经厌倦了世俗的奔波。所幸有醉乡这样的乐土可以让自己陶醉其中,所以即使在东州的晚年时光,也乐于吟唱,享受生活。
注释
- 疏拙:指性格或才华上的粗疏、不精细。
- 懒身谋:懒于谋划生活。
- 揽辔:指握住马缰,表示驾车。
- 倦游:厌倦游玩、漂泊的生活。
- 醉乡:指一个可以让人沉醉、忘忧的地方。
- 吟啸:吟唱和高声呼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之翰,宋代诗人,其作品风格多为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的诗歌往往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并以简练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闲适与自由的心态。在当时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面对繁重的官场和生活压力,渴望逃离尘世的束缚,与自然和内心对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远与对内心自由的追求。首句“从来疏拙懒身谋”直接表明了作者对自身生活态度的反思,表达了懒散和不愿意为生活奔波的情感。这种情感在诗人后面的“揽辔登车已倦游”中得到了延续,显示了对游历生活的疲惫与厌倦。
然而,诗的转折在于“幸有醉乡为乐地”,这里的“醉乡”不仅是一个理想化的地方,也象征着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东州这样的地方,诗人却能够通过吟唱与啸声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土。整首诗在对比中流露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欢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从来疏拙懒身谋:自古以来,我的性格就是粗疏和懒惰,从不愿意为生活而费心。
- 揽辔登车已倦游:驾着马车四处游玩,已经感到厌倦。
- 幸有醉乡为乐地:幸运的是,有一个可以让我陶醉的地方。
- 何妨吟啸老东州:即使在东州的老年时光,也不妨吟唱与高歌。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的对仗工整,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醉乡”比作乐土,象征着心灵的归宿。
- 排比:通过不同的动作(吟、啸)来表现诗人的自由与洒脱。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懒散生活的接受与对自然自由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乐土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醉乡: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放松。
- 东州:作为地名,代表着诗人晚年的归宿,也隐喻人生的终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疏拙”指的是什么? A. 聪明才智
B. 粗疏懒惰
C. 精明能干 -
“幸有醉乡为乐地”中的“醉乡”象征什么? A. 酒乡
B. 精神乐土
C. 旅行目的地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忙碌追求
B. 疏离与享受
C. 绝对消极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的诗歌,表达隐逸与自然的情感。
- 《山中问答》:王维的作品,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心境。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与蒋之翰此诗均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前者更侧重于对乌托邦的描绘,而后者则更关注个人内心的感受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解析与鉴赏技巧》
以上为对《换苏印和弟颖叔 其二》的全面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