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风台谒夷齐庙》
时间: 2025-01-24 11:46: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立永丰巅,首阳向我峙。
遂之清风台,以访墨胎氏。
郁郁松柏林,悠悠滦漆水。
雨洗春色深,人入清风里。
未食蕨与薇,安知肉食鄙。
为顽与为廉,百年同一死。
吁嗟黄虞人,在此不在彼。
白话文翻译
我站在永丰的高峰,首阳山在我面前巍然耸立。
于是我来到清风台,去拜访墨胎氏(夷齐的庙)。
郁郁葱葱的松柏林,悠悠流淌的滦漆水。
雨水洗净了春色的深邃,人在清风中悠然自得。
未尝吃过蕨菜和薇菜,怎知肉食者的鄙夷。
无论是顽固还是廉洁,百年之后皆归尘土。
唉,黄虞之人,生在此地却不在彼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永丰:指永丰山,可能为作者所处的地方。
- 首阳:指首阳山,古代传说中夷齐之地。
- 墨胎氏:古代的隐士,代表清静的生活。
- 郁郁松柏林:形容松柏树茂盛的树林。
- 滦漆水:指流淌的水,描绘自然的静谧。
- 未食蕨与薇:指未尝过简单的食物。
- 黄虞人:黄虞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象征着隐者。
典故解析
- 夷齐庙:夷齐是古代的隐士,崇尚自然和简单的生活,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 黄虞:出自《庄子》,象征着隐居者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惟豫,清代诗人,生于世风浮华之时,提倡清新自然、返璞归真的诗风。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登清风台谒夷齐庙》创作于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时,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开篇以“我立永丰巅,首阳向我峙”引出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高远的意境。接着描绘清风台的美好,松柏和流水交相辉映,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中“未食蕨与薇,安知肉食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认同,质疑肉食者的鄙夷,进一步突显出对物质与精神的对比。末尾“吁嗟黄虞人,在此不在彼”则是对人生的感慨,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表现出一种高远的视野。
- 第二联引出主题,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第三联和第四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 第五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
- 第六联总结了人生的无常,强调了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 结尾以“黄虞人”作为象征,呼应了隐士的理想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
- 对仗:如“为顽与为廉”,突出思想的对立。
- 排比:通过多次的“未食”与“安知”表达思考的层次。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隐士生活与世俗生活的对比,强调了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柏:象征坚韧和长久的生命力。
- 滦漆水:代表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延续。
- 清风:象征着宁静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虞人”象征什么?
A. 隐士生活
B. 追逐物质
C. 战士
D. 商人 -
“未食蕨与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肉食的喜爱
B. 对简单生活的认同
C. 对饮食的无所谓
D. 对世俗的鄙夷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登清风台谒夷齐庙》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但萧惟豫的作品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陶渊明则更关注个人的内心宁静与世俗生活的脱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隐士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