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1 17:50: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三首 其二
作者:苏仲
节到重阳敢放过,
吕仙亭上客情多。
莫嫌老态簪花丑,
其奈歌童劝酒何。
对面君山藏暮景,
捲帘秋水漾清波。
醉来逐客忘归路,
醉倚江天双鬓皤。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到了,怎能错过这美好的时光呢?在吕仙亭上,宾客众多,情意洋溢。不要嫌弃我老了,头上插花显得丑陋,何况那歌童劝我喝酒。对面君山掩映着暮色,卷起帘子看秋水荡漾,清波涟漪。醉了之后,忘记了归路,醉依江边,双鬓已白。
注释:
- 节到重阳: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
- 吕仙亭:是一个著名的游览胜地,可能指的是风景如画的亭子。
- 莫嫌老态簪花丑:意思是不要嫌弃我年老,头上插花显得丑陋。
- 歌童:指的是唱歌的小童或小孩,这里指劝酒的年轻人。
- 对面君山:君山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名,可能是现实中的某个地方。
- 醉来逐客忘归路:意思是喝醉后,陶醉于客人之间,忘记了回家的路。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又称“重九”,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健康。
- 醉酒:在古代文人雅士中,饮酒作诗是常见的活动,表现了对生活的享乐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仲,明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洗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作于重阳节,诗人与友人聚会赏菊,借景抒情,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莫嫌老态簪花丑”一句,体现了诗人虽已年长,但依然渴望参与生活、享受当下的态度。诗人没有因年老而自卑,反而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种精神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君山的暮色和秋水的涟漪,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醉来逐客忘归路,醉倚江天双鬓皤”,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反映出在亲友欢聚的时刻,诗人陶醉于酒和友谊之中,忘却了归路。这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执着,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节到重阳敢放过:重阳节到了,不想错过这美好时光。
- 吕仙亭上客情多:吕仙亭上,聚集了很多朋友,气氛热烈。
- 莫嫌老态簪花丑:不要因为我年老、外貌丑陋而嫌弃我。
- 其奈歌童劝酒何:何必在意这些,年轻的歌童还在劝我喝酒。
- 对面君山藏暮景:对面的君山隐约在暮色中。
- 捲帘秋水漾清波:卷起窗帘,看到秋水荡漾,清波涟漪。
- 醉来逐客忘归路:喝醉了,竟忘记了回家的路。
- 醉倚江天双鬓皤:醉酒中依靠在江边,双鬓已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醉来逐客”和“忘归路”,词语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通过“君山”、“秋水”等意象,展现出自然的美与时光的流逝。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即使在老去的岁月中,依然可以享受当下的美好。
意象分析:
- 重阳节:象征着长寿与团聚的节日,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 吕仙亭:代表了风景与友谊的结合,是聚会的理想场所。
- 君山与秋水: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友情
B. 长寿
C. 财富
D. 名声 -
诗中提到的“吕仙亭”最可能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座亭子
C. 一条江
D. 一座寺庙 -
诗人对年老的态度是?
A. 悲观
B. 乐观
C. 无所谓
D. 忧虑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苏仲的《九日与庞太守赏菊于吕仙亭》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苏仲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而杜甫则是对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