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塘》

时间: 2025-01-11 21:49:14

河水新添三尺高,河边芦苇有龟巢。

波流夜夜飘渔箔,空点篮灯照树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下塘
作者: 高翥 〔宋代〕

河水新添三尺高,
河边芦苇有龟巢。
波流夜夜飘渔箔,
空点篮灯照树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河水上涨了三尺,河边的芦苇中有乌龟的巢穴。夜晚的波流轻轻荡漾,渔网在水面上飘动,空中点缀着篮灯,照亮了树梢。

注释:

  • 河水新添三尺高:河水上涨了三尺,表示最近的降雨或其他因素导致水位上升。
  • 河边芦苇有龟巢:指在河边的芦苇丛中,有乌龟的巢穴,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波流夜夜飘渔箔:波浪的流动使渔网漂浮在水面,渔箔指的是捕捞用的网具。
  • 空点篮灯照树梢:在夜空中,篮灯照亮了树木的顶端,营造出温馨的夜景。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反映了宋代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翥,宋代诗人,字公绰,号静峰,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安定,农业经济发展,诗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下塘》是高翥的一首田园诗,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与和谐。开篇通过“河水新添三尺高”引入,描绘了水位上涨的情形,这不仅是对自然变化的记录,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接着,诗人提到河边的芦苇和乌龟巢,展现了自然中的生态平衡,给人以宁静的感受。第三句“波流夜夜飘渔箔”描绘了渔民夜间捕鱼的情景,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最后一句“空点篮灯照树梢”,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篮灯的光辉映照在树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河水新添三尺高: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暗示着季节的更替。
    • 河边芦苇有龟巢:展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增添了自然的生机。
    • 波流夜夜飘渔箔: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互动,渔民夜间的辛勤与自然的流动。
    • 空点篮灯照树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灯光的温暖让人感到安全与舒适。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河水新添”比喻自然的变化。
    • 拟人:波流如同有生命般,轻轻飘动渔箔。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河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芦苇:代表了自然的生机与生态的和谐。
  • 龟巢:象征着安宁与归属感。
  • 波流与渔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篮灯:象征温暖与希望,照亮了夜晚,带来安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河水上涨了多少尺?
    • A) 两尺
    • B) 三尺
    • C) 四尺
  2. 诗中提到的生物是什么?
    • A) 鱼
    • B) 龟
    • C) 鸟
  3. 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什么?
    • A) 太阳
    • B) 星星
    • C) 篮灯

答案

  1. B) 三尺
  2. B) 龟
  3. C) 篮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高翥的《下塘》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风光,但高翥更注重生活场景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对自然的哲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各有侧重,前者侧重生活气息,后者则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高翥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