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悼阿驹七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长兄开卷每随声,大母繙经亦谛听。
眉目分明无夭法,恐缘了了与惺惺。
白话文翻译:
长兄每次读书时,我都在旁静静倾听;大母翻阅经书时,我也认真聆听。
那眉目之间分明没有什么障碍,恐怕是因为彼此都心灵相通,才会如此默契。
注释:
- 开卷: 开始阅读书籍。
- 随声: 随着声音,表明倾听或陪伴的态度。
- 大母: 指作者的母亲。
- 翻经: 翻阅经典书籍。
- 夭法: 这里指的是阻碍或障碍。
- 惺惺: 指心灵相通,彼此了解。
典故解析:
此诗无明显典故,但表达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尤其是对兄长和母亲的尊重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得,号醒庵,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关注,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克庄对阿驹的悼念之时,诗中流露出对家人深厚感情的追忆,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诗歌鉴赏:
《悼阿驹七首》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长兄和母亲读书的情景,展现了家庭和谐的一面。刘克庄在诗中流露出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尊重,眉目之间的分明展现出他们之间的默契与理解,象征着心灵的契合。整首诗结构简练,意蕴深远。通过“随声”“谛听”的描写,作者将自己对家人情感的细腻刻画,呈现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家庭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长兄开卷每随声”,表现了对长兄读书时的敬重,强调了陪伴的意义。
- 第二联“大母翻经亦谛听”,表现了对母亲的尊敬,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
- 第三联“眉目分明无夭法”,表达了亲情的默契,没有障碍。
- 第四联“恐缘了了与惺惺”,强调了心灵的相通,暗示了深厚的感情基础。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仗手法,如“开卷”与“翻经”,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
- 通过“随声”“谛听”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家人情感的细腻。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家庭成员的描写,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思念,传达了浓厚的家庭情感。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长兄: 代表着家族中的长辈,象征着责任与担当。
- 大母: 代表母亲,象征着慈爱与教导。
- 开卷与翻经: 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兄”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父亲
- B. 诗人的哥哥
- C. 诗人的朋友
- “大母翻经”中的“翻经”指的是什么?
- A. 翻阅小说
- B. 翻阅经典
- C. 翻阅报纸
- 诗中传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失落
- B. 思念
- C. 快乐
- 诗中提到的“长兄”指的是谁?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杜甫的悼念诗,两者均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但刘克庄的诗更为细腻、温情,而杜甫则更显沉重与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