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君谋少卿二首》
时间: 2025-01-11 17:53: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德尤高似立言,常嗟此语欠精论。
邺侯架冷惟书在,董子陵荒有策存。
太息晚犹条世务,大招未易返骚魂。
薤歌不尽云亡恨,直待碑成慰九原。
白话文翻译:
立德的境界更高于立言,常常感叹这句话没有深入的论述。
邺侯的书架冷清,只有书籍在;董子陵的荒野,仍有他的策论流传。
感叹到老了仍在思考世事,大招未易能让骚魂归来。
薤歌的哀怨无法尽述,直待碑铭完工才能慰藉九泉之下。
注释:
- 立德:指树立品德,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立言:指表达思想,强调言论的作用。
- 邺侯:古代的名士,可能指邺城的名人或历史人物。
- 董子陵:指董仲舒,汉代的著名思想家,有关儒学的策论。
- 九原:指坟墓,表示对逝者的怀念。
- 薤歌:古诗中提到的忧伤歌曲,常用来表达哀悼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东海,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作品风格多变,情感真挚,常通过个人经历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为悼念某位逝去的朋友或学者而作,表达了对其道德与学识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挽吴君谋少卿二首》通过对立德与立言的讨论,展开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前两句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意在说明立德的境界比单纯的言论更为重要,却又感叹现有的说法缺乏深度,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接下来的两句通过邺侯和董子陵的比喻,借古人之名,暗示当代人的书卷气与理想追求。整首诗在情感上渗透着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特别是“薤歌不尽云亡恨”,形象地传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哀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立德尤高似立言”:强调品德的高尚更优于言论的表达。
- “常嗟此语欠精论”:感叹此种说法缺乏深入的论述。
- “邺侯架冷惟书在”:邺侯的书架冷清,书籍唯一的留存。
- “董子陵荒有策存”:董仲舒的策论在荒凉的地方仍存。
- “太息晚犹条世务”:在晚年仍在思考着世事。
- “大招未易返骚魂”:大招引导的骚魂难以归来。
- “薤歌不尽云亡恨”:薤歌无法尽述心中的哀恨。
- “直待碑成慰九原”:唯有碑铭完成才能慰藉亡灵。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手法,通过古人的名士与今人的思考进行对照,体现了对时光流逝与逝者的深切怀念。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品德与言论的探讨,展现了对一位逝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德与言:象征品德与言论的关系,强调内在修养。
- 书与策:书籍与策论象征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 薤歌:象征哀悼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 碑:象征永恒与纪念,寄托对亡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立德”指的是什么?
- A. 发表言论
- B. 树立品德
- C. 学习知识
- D. 追求名利
- “邺侯架冷惟书在”中的“书”指的是?
- A. 书法
- B. 书籍
- C. 书信
- D. 书卷
- “薤歌”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喜悦
- B. 哀悼
- C. 战斗
- D. 旅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刘克庄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品德与文化的传承,而杜甫则多表现战乱与个人命运的悲愤。两者都通过对比与借古讽今的手法,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