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文溪游通天窍》
时间: 2025-01-25 18:14:30意思解释
同李文溪游通天窍
原文展示:
石如红玉间乌金,上与天通直下临。
中似室庐犹短浅,外多窟宅却幽深。
公真清献游同昔,我匪元公趣异今。
但幸附名镌在石,当坚一介不移心。
白话文翻译:
这块石头如红玉般闪耀与乌金相间,既与天空相通,又直直地向下延伸。
内部像个房间,虽然显得有些短小,但外面却有许多幽深的洞穴。
您真像昔日的清献,和我却与元公的趣味截然不同。
只希望我的名字能刻在这块石头上,始终保持一颗坚定不移的心。
注释:
- 石如红玉间乌金:形容石头颜色如红玉和乌金相间,显示其珍贵与美丽。
- 中似室庐犹短浅:中间的空间像一个房间,虽然短小而浅薄。
- 外多窟宅却幽深:外面的洞穴众多且幽深。
- 公真清献: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李清照的丈夫,寓意与他一起游玩。
- 元公:可能指代元代的某位文人,与自己现在的趣味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包恢,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包恢与友人李文溪游览“通天窍”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友人的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通天窍”的奇特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悟。开篇以“石如红玉间乌金”描绘出石头的美丽与珍贵,传达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美。而“中似室庐犹短浅,外多窟宅却幽深”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空间的探索,内外对比让人感受到幽深的自然之美。
在与古人相比时,诗人表达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独特趣味,既有对古人的敬仰,也有对自我个性的肯定。最后两句更是将主题升华,强调了不忘本心和坚守自我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反映出人与自然、古今之间的哲思,展现了包恢作为诗人的深厚修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石如红玉间乌金:用色彩鲜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石头的奇特。
- 上与天通直下临:强调了这块石头的高度与其与天的连接。
- 中似室庐犹短浅:内部空间虽小,但仍然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 外多窟宅却幽深:外部的洞穴比较多且深邃,暗示着未知和探险。
- 公真清献游同昔:提及历史人物,增添文化厚度。
- 我匪元公趣异今: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与现代感受的不同。
- 但幸附名镌在石:渴望留下自己的名字,表现出一种对永恒的追求。
- 当坚一介不移心:强调内心的坚定与不变,表明了诗人对自我的坚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如红玉”,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持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石”:象征坚韧与永恒,同时也代表自然的力量。
- “天”和“地”: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
- “名”:代表个人的追求与价值,体现了诗人对自我认同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石如红玉间乌金”描绘了什么?
A. 石头的颜色
B. 天空的颜色
C. 大海的颜色 -
诗人提到的“公真清献”是谁?
A. 李清照
B. 李白
C. 杜甫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对古人的崇拜
B. 对自然的探索与对自我的坚持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可以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上的异同。王维侧重于宁静之美,而包恢更加强调探索与思考的深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