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忆菊余咏
作者: 夏孙桐 〔清代〕
风气日翻新,花样频频改。
遂使东篱旧隐沦,也作趋时态。
辛苦种花人,斗艳矜奇采。
终有凌霜傲骨存,俗客谁能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尚风气变化的感慨。随着时代的推移,花卉的种类和样式不断更新,使得东篱下的旧隐趣味逐渐消失,变得趋向于世俗的风尚。那些辛勤种花的人们,虽然争相斗艳、炫耀花卉的奇特和美丽,但终究会有那些傲视严霜的菊花,依然保持着坚韧的品格。可是,对于那些追逐时尚的客人,谁又能真正理解这些菊花的深邃与傲骨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气:指社会风尚和气候的变化。
- 东篱:指陶渊明的《饮酒》中的“东篱把酒”,象征隐居生活。
- 趋时态:趋向于时尚的状态。
- 凌霜傲骨:凌霜而立的傲骨,形容菊花的坚韧与高洁。
典故解析:
- 东篱:出自陶渊明的诗句,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 凌霜:指菊花在霜降时节依然盛开的坚韧特性,象征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孙桐,清代诗人,深受陶渊明的影响,作品多表现隐逸情怀,关注自然与人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尚频繁变动之时,诗人对于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有着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忆菊余咏》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开篇便指出“风气日翻新,花样频频改”,暗示随着社会的变化,许多传统的美好事物正在被世俗所淹没。东篱的隐士生活象征着一种清高与孤傲,然而在现代的潮流中,这样的独立品位似乎已无人问津。
诗中“辛苦种花人,斗艳矜奇采”,描绘了那些追求花卉美丽的人们,他们为了迎合时代潮流而努力,但却失去了真正的价值与内涵。此处的“斗艳”不仅仅是色彩的争奇斗艳,更隐喻着人们在繁华表象下的空虚与迷失。
最后两句“终有凌霜傲骨存,俗客谁能解”则是全诗的灵魂所在,菊花在严寒中依旧傲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质疑那些追逐时尚的“俗客”,他们是否能够理解菊花的坚韧与高洁。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人们在时代变迁中的迷惘与对传统美德的珍视,深刻而发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气日翻新,花样频频改:社会风尚不断变化,花卉的样式也随之更新。
- 遂使东篱旧隐沦,也作趋时态:传统的隐逸生活逐渐被现代的风尚所取代。
- 辛苦种花人,斗艳矜奇采:那些辛勤种花的人,为了争奇斗艳而努力。
- 终有凌霜傲骨存,俗客谁能解:即使如此,依然有菊花保持高洁的品格,然而世俗之人是否能够理解呢?
修辞手法:
- 对比:对比传统的隐逸生活与现代的追逐时尚。
- 象征: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传统高洁品格的珍视和对现代社会风气的批判,揭示出在世俗化浪潮中真正的美与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高洁与不屈精神。
- 东篱:隐逸生活,象征清高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篱”是指什么?
- A.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 B. 一种花卉
- C. 现代都市
-
诗中的“斗艳”主要指:
- A. 菊花的争奇斗艳
- B. 人们的争吵
- C. 经济竞争
-
诗人对“俗客”的态度是?
- A. 崇拜
- B. 质疑
- C. 不屑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夏孙桐的《卜算子·忆菊余咏》和陶渊明的《饮酒》都反映了隐逸生活的态度,但夏的诗歌更关注于对现代风尚的批评,而陶的作品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陶渊明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