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秦小岘观察赠别并以别谢蕴山方伯》
时间: 2025-01-11 16:03: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答秦小岘观察赠别并以别谢蕴山方伯
作者: 姚鼐 〔清代〕
我如行云向九州,飘然一往不可留。
东南烟水一千里,挂帆曲转枫林秋。
西湖绝景四面好,北客拄杖十日游。
夜月披襟倚湖槛,晓烟听橹摇湖舟。
朅往山深友麋鹿,归从水宿同凫鸥。
两君丰采古贤伯,亦邀宾客探奇幽。
孤山处士余所慕,香山玉局君之俦。
四贤祠前共游舫,鱼蟹菱芡新登篝。
恪官事异元丰世,岂开鱼钥贪林邱。
斜阳欲尽旌旆返,野人朝亦生离愁。
从来佳处不可尽,安用万壑穷两眸。
主人虽贤客当去,径买轻舸随北流。
两君各示七言妙,扣缶讵和编钟璆。
使君文章配旄节,漫士踪迹同漂沤。
敢期一事嗣前古,培堤去葑仰令犹。
想公更游水深阔,倒浸南北山僧楼。
白话文翻译
我就像那行云飘向九州,轻松自在无法停留。
东南的烟水绵延千里,帆船轻轻转向枫林的秋色。
西湖的美景四面俱佳,北方的客人拄着拐杖游了十天。
夜晚的月光披襟倚靠湖边,清晨的烟雾伴着橹声摇荡湖舟。
在山中深处,我与鹿相伴,归来时与水鸟共宿。
你们两位的风采如古代贤人,邀约宾客探寻奇妙幽境。
孤山的隐士是我所向往,香山的雅士更是你们的朋侪。
在四贤祠前我们共坐游船,鱼、蟹、菱角新鲜的篝火升起。
官场事务与元丰年间不同,岂能轻易开启贪欲的林邱。
斜阳快要落下,旗帜开始归返,乡野的晨曦也生离愁。
美好的地方本就无穷尽,何必用万壑来搜索双眼。
主人虽贤,客人终将离去,径自买船随北流而去。
你们各自展示七言的妙趣,敲击鼓声却无法和编钟相和。
使君的文章如同旄节辉映,漫士的踪迹与漂浮的涟漪相同。
敢期望一件事情如同古人,修堤去葑仰望的仍然依旧。
想必你们更想游览那水深阔,无论南北山中僧楼。
注释
- 行云:比喻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九州:指中国。
- 旌旆:指旗帜。
- 拄杖:用拐杖支撑,形容年长或疲惫的状态。
- 野人:指住在乡村的人。
- 轻舸:小船。
- 七言妙:指七言诗的美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鼐(1731年-1815年),字瑶亭,号惭愧山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见长。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姚鼐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以及对友人的不舍情怀。诗中描绘的西湖风光和友人的交往,表现了他对友谊与自然的珍视。
诗歌鉴赏
姚鼐的《次韵答秦小岘观察赠别并以别谢蕴山方伯》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佳作,诗中通过行云与湖水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轻松与无奈。整首诗运用丰富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前半部分描绘了行云飘逸、湖光山色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忧伤与不舍。通过对东南烟水和西湖绝景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情感氛围。
诗中涉及的“夜月披襟倚湖槛”以及“晓烟听橹摇湖舟”等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细腻的观察与感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西湖之畔,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同时,诗中对友人的描述亦透出深厚的情谊,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盼,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如行云向九州”:比喻自己像行云一样飘荡,表达无拘无束的心态。
- “飘然一往不可留”:轻松自在,一去不返,暗示离别的无奈。
- “东南烟水一千里”:描绘东南的烟水景色,展现自然的广袤。
- “挂帆曲转枫林秋”:描绘秋天船行的美丽情景,营造出浓厚的秋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我如行云”,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晓烟听橹”,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湖水:象征静谧与深邃,承载诗人情感。
- 枫林秋: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月与烟:象征着思念与离愁,增添诗歌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我如行云”的意思是: A. 自由自在
B. 迷失方向
C. 追逐梦想
D. 感到孤独 -
诗人对离别的感受主要表现在哪些意象中? A. 行云
B. 夜月
C. 水宿
D. 以上皆是 -
诗中提到的“西湖绝景”主要表现了什么? A. 战争的惨烈
B. 自然的美丽
C. 友情的深厚
D. 诗人的愁苦
答案
- A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景色与人生哲理。
- 孟浩然《春晓》: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姚鼐的作品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但姚鼐更注重友谊与离别的情感,而李白则强调了个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鼐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