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侍御谪判晋州 其一》

时间: 2025-04-27 04:51:54

旧日埋轮使,中朝仰姓名。

忽闻迁客诏,独问晋州程。

暮雨留看剑,长河对濯缨。

浮荣是何物,且慰病身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张侍御谪判晋州 其一
作者: 严嵩

旧日埋轮使,中朝仰姓名。
忽闻迁客诏,独问晋州程。
暮雨留看剑,长河对濯缨。
浮荣是何物,且慰病身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曾经在朝廷担任要职的我,受到朝中的器重与称赞。如今却忽然接到贬谪的命令,独自询问前往晋州的旅程。傍晚时分的细雨中,我停下脚步欣赏手中的宝剑,长河边的水面映衬着我的衣袍。浮华的荣誉究竟是什么呢?不如暂时安慰一下我这病弱的身心。

注释:

  • 埋轮使:指古代官职,这里用以指代作者曾经的高位。
  • 中朝:指中央朝廷。
  • 迁客:被贬谪的客人。
  • 晋州:地名,指作者被贬的地方。
  • 濯缨:洗净衣带,表明一种自我修养。
  • 浮荣:指虚幻的荣华富贵。
  • 病身轻:病弱的身体感到轻松。

典故解析:

  • 埋轮:古代官职,指负责车辆的官员,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迁客:与许多古诗中描绘的诗人孤独的心境相呼应,许多古诗歌中都有对贬谪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严嵩(1480-1559),明代政治家、诗人,因其政治手腕和个人性格而备受争议。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和荣华富贵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严嵩被贬谪至晋州的时期,反映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思考,以及在贬谪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在被贬谪后的复杂感受。开头两句,严嵩用“旧日埋轮使”来回忆自己曾经的荣耀,显示出他与过去的对比,心中难免有些失落。接下来的“忽闻迁客诏”,则直接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与不平,显得更加深沉。

“暮雨留看剑”这一句,既描绘了傍晚雨中的景象,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孤寂与不甘。剑是权力的象征,留看剑意味着他仍然对过去的权势有所眷恋。长河对濯缨则表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水的流动与衣物的洗涤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间与人的命运无常。

最后两句“浮荣是何物,且慰病身轻”,以哲理的思考结束全诗,抛出一个对荣华的质疑,表明他对浮华生活的看淡,反而更在乎内心的安宁与健康。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严嵩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日埋轮使:回忆过去的荣耀,反映出他曾经的高位。
  2. 中朝仰姓名:感叹曾经受到朝廷的重视与仰慕。
  3. 忽闻迁客诏:突然接到贬谪的命令,流露出意外与无奈。
  4. 独问晋州程:一人出行,思考前往未来的旅途,孤独感显现。
  5. 暮雨留看剑:细雨中停下脚步,象征着内心的沉思。
  6. 长河对濯缨:水边的情景,反映出宁静与忧伤。
  7. 浮荣是何物:对荣华的质疑,表达出对虚荣的厌倦。
  8. 且慰病身轻:追求内心的宁静,寻求身体的安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浮荣”比喻虚幻的名利。
  • 对仗:如“暮雨留看剑,长河对濯缨”,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在于对荣华富贵的思考与对命运的反省,表现出诗人对贬谪的无奈、对逝去荣华的感慨,以及对内心宁静的渴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重。

意象分析:

  • :象征权力与荣耀,同时也暗示着内心的挣扎与不甘。
  • :代表着忧伤与孤独,渲染出诗人的情感氛围。
  • 长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埋轮使”指的是:
    A. 农民
    B. 官员
    C. 商人
    D. 学者

  2. 填空:诗中“浮荣是何物,且慰__身轻。”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满意。
    正确 / 错误

答案

  1. B
  2. 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李白《将进酒》:对于荣华与人生的思考与豪放。

诗词对比
李白与严嵩都在作品中探讨了荣华与人生,李白的豪放与严嵩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倾向于享受当下的豪情,后者则更加关注内心的宁静与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严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