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

时间: 2025-01-24 10:12:53

物外神仙风骨,人间富贵功名。

眉长新有秀毫生。

荡座酒光花影。

清暑玉壶书永,少年金印身轻。

他年旌节看归荣。

笑傲五湖烟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物外神仙风骨,人间富贵功名。
眉长新有秀毫生。荡座酒光花影。
清暑玉壶书永,少年金印身轻。
他年旌节看归荣。笑傲五湖烟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神仙风范与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之间的对比。诗人自信而洒脱,描绘了自己的年轻气盛与理想,强调了书香墨韵的生活乐趣,以及对未来荣光的期待,最后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景象。

注释

  • 物外:超越世俗,指的是一种脱俗的境界。
  • 神仙:指心灵高洁,超然物外的人。
  • 风骨:气质与品格。
  • 眉长新有秀毫生:形容眉毛长且有秀丽的毫毛,暗指青春之美。
  • 荡座:指酒席上的欢乐气氛。
  • 清暑:指消暑、清凉的环境。
  • 玉壶:象征高雅的书卷。
  • 金印:象征地位与权力。
  • 旌节:象征荣华的节日或庆典。
  • 五湖烟景:指辽阔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的胸怀与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允中,号天池,元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散文和诗词见长,尤其是词作,在当时影响深远。元好问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理想,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时代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创作于元代,诗人常常在繁华的社会与个人理想之间徘徊,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更倾向于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全诗以“物外”开头,立刻引入一种超然的境界,展现了诗人不屑于世俗荣华的态度。接着,诗人用“人间富贵功名”来对比自己的心境,显现出一种自信与洒脱。

在描绘青春气息的“眉长新有秀毫生”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年轻的朝气,更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接下来的“荡座酒光花影”,则通过酒席的欢乐气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清暑玉壶书永”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向往,表现出一种高雅的生活理想。最后的“他年旌节看归荣”与“笑傲五湖烟景”,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洒脱的态度,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从容与自信。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自然景色、酒席欢乐、书卷气息等,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物外神仙风骨:诗人自我定位为超凡脱俗的人,拥有神仙般的气质。
  2. 人间富贵功名:强调与世俗的荣华富贵形成鲜明对比。
  3. 眉长新有秀毫生:描写年轻貌美,生机勃勃。
  4. 荡座酒光花影:描绘酒席上的欢愉氛围,生动而富有情感。
  5. 清暑玉壶书永:象征高雅的书卷,暗示诗人追求的文化生活。
  6. 少年金印身轻:金印象征地位与权力,诗人年轻而无负担。
  7. 他年旌节看归荣: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寄托了诗人理想的愿景。
  8. 笑傲五湖烟景:展现诗人傲然自信的态度,面对自然与人生的从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壶”比喻高雅的书卷,富有文化内涵。
  • 对仗:如“物外神仙风骨”与“人间富贵功名”,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歌的对比效果。
  • 意象:诗中运用酒、花、书卷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在面对社会的繁华与功名时,诗人选择追求精神的自由与高雅的生活,展现出一种自信与洒脱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仙:象征超然物外的境界,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富贵功名:代表世俗的荣华与追求,形成与理想生活的对比。
  • 酒光花影:象征生活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玉壶:象征高雅的文化追求,表现出诗人内心的修养。
  • 五湖烟景:象征广阔的自然与人生,体现了诗人的胸怀与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物外”指的是什么境界?
    A. 世俗 B. 超脱 C. 贫穷

  2. “金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地位与权力 C. 书籍

  3.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期待 B. 害怕 C. 忧虑

答案

  1. B. 超脱
  2. B. 地位与权力
  3. A. 期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 《静夜思》(李白):同样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与理想。

诗词对比

  • 《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登高》(杜甫):两者都在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强调个人内心的超脱与洒脱,后者则着重于人生的沉重与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包含元好问的其他作品。
  • 《中国古典文学史》:对元代文学的深入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