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江亭和子珍韵》
时间: 2025-01-11 23:51: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江亭和子珍韵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玉勒青鞯游冶路,萝阴似水还清。
映窗窈窕数花明。
衣香多近水,扇影总疑云。
燕子飞来还又去,柳枝长是多情。
野塘清浅照人行。
西南眉子月,又傍女墙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骑着青色的马,在游冶的道路上徘徊,阴影如水的青藤映衬着清澈的天空。窗前映出几朵娇花,明亮得如同那轻纱般的衣香,近水时分,扇影浮动,似乎在疑惑着那浮云。燕子飞来又飞去,柳枝总是那么多情。野塘清浅,照映着路人行走的身影。西南的眉月高悬,依偎在女墙旁。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勒: 玉制的马鞍,表示高贵和华丽。
- 青鞯: 青色的马鞍,通常与游乐、出游相连。
- 游冶路: 游玩和游乐的道路。
- 萝阴: 形容藤蔓的阴影。
- 映窗: 反射在窗户上的景象。
- 窈窕: 形容女子的美丽,通常指身材纤细。
- 衣香: 衣服散发的香气。
- 扇影: 形容扇子摇动时在光影中的表现。
- 多情: 形容柳枝柔软,似有人情。
- 眉子月: 形容月亮的形状像眉毛一样弯曲。
- 女墙: 通常指庭院的围墙,象征家居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描绘的意境和情景,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如“燕子飞来还又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诗歌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 江亭和子珍韵》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诗的开头用“玉勒青鞯游冶路”引入,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游玩状态,仿佛我们也在这条路上徜徉。接着“萝阴似水还清”,将自然景色与清澈的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在后文中,诗人通过“映窗窈窕数花明”描绘窗外花朵娇艳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衣香多近水,扇影总疑云”,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柔和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点滴美好。接下来的“燕子飞来还又去,柳枝长是多情”,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也隐喻了人们情感的流动与变化。
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沉的思考,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最后“西南眉子月,又傍女墙生”,通过月亮与墙的结合,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勒青鞯游冶路: 诗人骑马在游玩的路上,展现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 萝阴似水还清: 藤蔓的阴影如水般清澈,传达出一种自然的美感。
- 映窗窈窕数花明: 窗外的花朵映入眼帘,形象生动,给人以愉悦。
- 衣香多近水: 衣服的香气弥漫在水边,营造出一种清新气息。
- 扇影总疑云: 扇子的影子在水面上摇曳,似有云雾缭绕,表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气氛。
- 燕子飞来还又去: 燕子飞来又飞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柳枝长是多情: 柳枝柔软而多情,仿佛在诉说着人类的情感。
- 野塘清浅照人行: 野塘的水清澈,映照着走过的人,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西南眉子月,又傍女墙生: 月亮在墙边高悬,暗示着家居生活与自然环境的连接。
修辞手法:
- 比喻: “萝阴似水”将阴影比作清水,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 “柳枝长是多情”赋予柳枝以人情,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 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展现了一幅优雅的田园画面,传递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勒: 高贵、华丽的骑马形象,象征着优雅的生活。
- 青鞯: 清新的自然景象,代表着自由与游乐。
- 萝阴: 自然的阴影,象征着宁静与幽雅。
- 衣香: 生活的气息,象征着美好的情感与生活品味。
- 扇影: 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体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
- 燕子: 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常。
- 柳枝: 情感的寄托与自然的柔美。
- 月亮: 生活的宁静与夜晚的温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萝阴似水还清”是用来描绘什么的?
A) 森林的清新
B) 水的清澈
C) 藤蔓的阴影
D) 花的芬芳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燕子”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 诗中“衣香多近水”是指衣服的香气飘散在水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C) 藤蔓的阴影
- 时间的流逝
- A) 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描述美好夜晚的诗作,体现华美与细腻。
- 《渔舟唱晚》(李清照): 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同样描绘自然环境与情感的诗作,但更具豪放之气。
- 《水调歌头》(苏轼): 通过月亮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文观止》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