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都钤郭太尉》
时间: 2025-02-04 16:08: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都钤郭太尉
作者: 黄裳 〔宋代〕
将帅门庭喜见人,只看行止早堪亲。
军人事业离群久,帐下谋猷触类新。
东土别怀应有恨,西都归思已无尘。
故园未许閒游日,丹凤重飞不到春。
白话文翻译
将领们的门庭兴旺,欢喜地迎接宾客,只看他的举止就令人感到亲近。
军人的事业已在外漂泊了很久,帐下的谋略也逐渐变得新颖。
在东土分别,心中自然会有怨恨,而回到西都时,思念已渐渐无尘。
故乡的游玩日子并不被允许,丹凤再飞也无法迎来春天。
注释
- 将帅:指统帅、将领。
- 门庭:指门口、庭院,形容显赫的家族。
- 行止:指人的举止和行为。
- 离群:远离集体,孤独地生活或工作。
- 帐下:指军营中的帐篷,此处指军中的事务。
- 东土、西都:可能指代南北方,或是分别的地方。
- 丹凤:传说中的凤凰,象征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裳,字仲明,号素庵,南宋诗人,作品多以咏怀抒情见长。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擅长描绘人事变化与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末年,社会动荡,军人离乡戍边,诗中寄托了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战乱频仍、士人心境的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怀旧与离愁。开篇两句以“将帅门庭喜见人”引入,描绘了将领的尊荣与地位,接着通过“只看行止早堪亲”道出对人物的欣赏与亲近,显示了诗人对将领才能的认可与赞美。而后两句则转向对军人事业的思考,“军人事业离群久”揭示了军人为了事业而不得不离乡背井的辛苦与孤独,反映出作者对军人生活的深刻理解。
在表达思乡情感时,“东土别怀应有恨”体现出对故土的眷恋与无奈,“西都归思已无尘”则显示出归来的心情已不再那么热烈,生活的沉淀让思念变得平淡。这种情感的变化,深刻揭示了人在经历了离别与归来后的复杂心理变化。
最后一句“故园未许闲游日,丹凤重飞不到春”则是对未来的感慨与无奈,寓意着即使再想回归故乡,也难以如愿。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士人命运、离别与乡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将帅门庭喜见人:将领的家门口迎接了宾客,传达出一种兴隆的气氛。
- 只看行止早堪亲:通过观察其举止,便感到亲近,表现对将领的钦佩。
- 军人事业离群久:军人为了事业离开家乡已久,带有一丝苦涩。
- 帐下谋猷触类新:在军营中的谋划变得与以往不同,暗示着环境的变化。
- 东土别怀应有恨:离开东土时自然会有恨意,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 西都归思已无尘:回到西都时,思绪已渐渐平淡,反映出内心的疲惫。
- 故园未许闲游日:故乡的闲游日子并不存在,暗示着责任与压力。
- 丹凤重飞不到春:象征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带有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例如“东土别怀应有恨,西都归思已无尘”,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丹凤”象征美好与希望,提升了诗的意象。
-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着离别与思乡的主题,展现了军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无法割舍,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将帅:象征权力与责任。
- 故园: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感。
- 丹凤:象征理想与美好的期盼,但又难以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将帅门庭”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忧愁
- B. 荣耀与热闹
- C. 冷清
- D. 沉寂
-
“丹凤重飞”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希望
- B. 归乡的心情
- C. 失落的理想
- D. 孤独的旅途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表达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 对国家与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送别》(王之涣)与本诗相比,都是描绘离别之情,但《送别》更侧重于朋友间的离愁,而《送都钤郭太尉》则更强调军人对故乡的思念与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人黄裳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