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朱栏匀粉镜奁斜。蛛网丝丝罥碧纱。墙外荼蘼日影遮。曲篱笆。邻女携香换杏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情景:朱红色的栏杆与粉色的镜子斜靠在一起,像是精致的梳妆台;细细的蛛网在阳光下闪烁着,映衬着绿纱窗帘。墙外的荼蘼花在阳光的掩映下,显得更加娇嫩。曲折的篱笆旁,邻家姑娘提着香包,准备换取杏花,增添春日的气息。
注释:
- 朱栏:指红色的栏杆,通常用作庭院的装饰。
- 粉镜奁:粉色的镜子,奁为盛物的容器,这里形容镜子摆放的斜斜的。
- 蛛网:蜘蛛织的网,形象生动,给人以细腻的感觉。
- 荼蘼:一种春天开花的植物,花期与杏花相近。
- 曲篱笆:弯曲的篱笆,给人一种田园诗意的感觉。
- 邻女:邻居的女孩。
- 携香:携带香包,香包是用香料制成的小袋子,代表着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荼蘼花与杏花都是春天的代表花卉,诗中通过对比不同花卉,表现出春天的多姿多彩。荼蘼花常常代表着一种淡淡的哀愁,而杏花则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在春日里复杂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贞嘉,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生活相对安定,诗人多以自然和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这首诗正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春天的期盼与享受。
诗歌鉴赏:
《忆王孙》是一首描绘春日田园风光的诗,诗人在简单的自然景物中融入了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开头的“朱栏匀粉镜奁斜”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似乎是诗人正在梳妆打扮,生活的闲适与优雅在此尽显。接下来的“蛛网丝丝罥碧纱”则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轻盈与生动,蛛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墙外荼蘼日影遮”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光影的变化,使得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最后一句“邻女携香换杏花”则引入了人际关系的温馨,诗人通过邻女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朱栏匀粉镜奁斜:描绘了一个精致的场景,朱红的栏杆与粉色的镜子斜靠,给人一种温柔而清新的感受。
- 蛛网丝丝罥碧纱:细腻的蛛网在阳光下闪烁,营造出一种轻盈的氛围。
- 墙外荼蘼日影遮:墙外的荼蘼花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柔和,暗示了春天的温暖。
- 曲篱笆:曲折的篱笆增添了田园的气息。
- 邻女携香换杏花:邻居的女孩提着香包,准备换取杏花,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栏杆和镜子比作生活的美好,体现了生动的生活场景。
- 拟人:蛛网在阳光下“闪烁”,使得无生命的物体赋予了生动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栏:象征着温暖与亲切,代表着家庭的温馨。
- 蛛网:象征着细腻与生机,表现出春日的轻盈。
- 荼蘼:象征着春天的凋零与美丽,具有淡淡的哀愁。
- 杏花: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代表着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朱栏匀粉镜奁斜”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一片荒凉的风景
- B. 精致的生活场景
- C. 斗争的场面
-
“邻女携香换杏花”中的“邻女”指的是?
- A. 诗人的邻居
- B. 诗人的恋人
- C. 诗人的朋友
-
诗中提到的“荼蘼”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希望
- B. 生命的凋零
- C. 夏天的热情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桃花源记》-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比较《忆王孙》与《春晓》,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春晓》更侧重于春天的清晨和宁静,而《忆王孙》则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互动和生机。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清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