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时间: 2025-01-11 21:45: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
白话文翻译:
贺六浑来到这里,统领三军,壶关的王气曾经分隔。人们说起当年,离宫建在云根之上。烧烟形成一片氤氲,想象中香姜的古瓦仍然存在。琵琶声从何处传来?听着残缺的敕勒歌,消磨了英雄的魂魄。霜鹰独自飞去,青雀空自飞翔,画楼有十二座,冰井却无痕迹。春风轻柔,芳草依旧如罗裙般摇曳。骑马在斜阳下,直到黄昏时分,佛寺的钟声响起。陪伴着残存的僧人,走过千山万山,凉月照在松门上。
注释:
- 贺六浑:指高欢,字贺六浑,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父亲。
- 主三军队:统领三军,指高欢的军事地位。
- 壶关王气:指壶关(今山西长治)的王气,古代认为某些地方有王气,预示着帝王的出现。
- 离宫:指高欢避暑的宫殿。
- 云根:指高山,云雾缭绕的地方。
- 香姜古瓦:指古代宫殿的瓦片,可能指高欢避暑宫的遗迹。
- 敕勒:古代北方民族,此处指敕勒歌,一种古代民歌。
- 霜鹰、青雀:比喻英雄和才子。
- 画楼十二:形容宫殿的华丽。
- 冰井:古代宫殿中的井,此处指遗迹。
- 春风袅娜:形容春风轻柔。
- 芳草罗裙:比喻芳草如女子的罗裙。
- 鸣钟佛火:指佛寺的钟声和香火。
- 凉月松门:形容夜晚的清凉和松树的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在游览天龙寺时所作,天龙寺据说是高欢避暑宫的旧址。诗中通过对高欢避暑宫旧址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高欢避暑宫旧址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消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烧烟一片氤氲”、“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等,形象地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消逝。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历史抒怀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贺六浑来,主三军队,壶关王气曾分。”:开篇点明主题,介绍高欢的军事地位和王气的分隔。
- “人说当年。离宫筑向云根。”:回忆当年离宫的建造,形容其高耸入云。
- “烧烟一片氤氲,想香姜古瓦犹存。”:描绘宫殿的遗迹,想象古瓦的存在。
- “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表达对英雄的怀念,琵琶声和敕勒歌象征英雄的消逝。
- “霜鹰自去,青雀空飞,画楼十二,冰井无痕。”:比喻英雄和才子的消逝,宫殿的遗迹无存。
- “春风袅娜,依然芳草罗裙。”:描绘春天的景象,芳草如罗裙,形象生动。
- “驱马斜阳,到鸣钟佛火黄昏。”: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佛寺的钟声和香火。
- “伴残僧千山万山,凉月松门。”:描绘夜晚的景象,陪伴残存的僧人,走过千山万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草罗裙”比喻芳草如女子的罗裙。
- 拟人:如“霜鹰自去”、“青雀空飞”赋予鹰和雀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画楼十二,冰井无痕”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高欢避暑宫旧址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诗中通过对遗迹的描绘和对英雄的怀念,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消逝,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意象分析:
- 烧烟一片氤氲:象征历史的遗迹和变迁。
- 霜鹰、青雀:比喻英雄和才子的消逝。
- 画楼十二:象征宫殿的华丽和遗迹的无存。
- 春风袅娜:象征春天的生机和历史的变迁。
- 鸣钟佛火:象征佛寺的宁静和历史的沧桑。
- 凉月松门:象征夜晚的清凉和历史的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贺六浑”指的是谁? A. 高欢 B. 高洋 C. 朱彝尊 D. 其他
- 诗中的“离宫筑向云根”形容的是什么? A. 高山 B. 宫殿 C. 云雾 D. 历史
- 诗中的“琵琶何处?听残敕勒,销尽英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怀念 B. 悲伤 C. 感慨 D. 喜悦
- 诗中的“画楼十二,冰井无痕”象征什么? A. 宫殿的华丽 B. 遗迹的无存 C. 历史的变迁 D. 春天的生机
答案:
- A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朱彝尊的《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 朱彝尊的《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朱彝尊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