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

时间: 2025-01-11 23:54:14

水潦江淮久,今年夏旱荒。

翻风无石燕,蔽野有飞蝗。

桎梏惩屠钓,橧巢迫死亡。

虚烦乘传使,曾发海陵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旱 朱彝尊 〔清代〕 水潦江淮久,今年夏旱荒。 翻风无石燕,蔽野有飞蝗。 桎梏惩屠钓,橧巢迫死亡。 虚烦乘传使,曾发海陵仓。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江淮地区长期遭受水灾,今年夏天又遭遇旱灾。风起时没有石燕飞舞,田野上却有蝗虫成群。因旱灾而受到惩罚的人们,生活困苦,甚至面临死亡。虽然有使者前来调查,但曾经发放的海陵仓粮食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

注释:

字词注释:

  • 水潦:水灾。
  • 江淮:指长江和淮河流域。
  • 旱荒:旱灾。
  • 石燕:传说中的鸟,风起时飞舞。
  • 飞蝗:成群的蝗虫。
  • 桎梏:原指刑具,这里比喻困苦。
  • 橧巢:简陋的住所。
  • 乘传使:指朝廷派来的使者。
  • 海陵仓:古代的粮仓。

典故解析:

  • 石燕:出自《水经注》,传说中的鸟,风起时飞舞,这里用来形容风。
  • 海陵仓:古代粮仓,这里指朝廷的储备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清代江淮地区连年水灾后,又遭遇旱灾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淮地区连年水灾后,又遭遇旱灾的惨状,展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和无奈。诗中“翻风无石燕,蔽野有飞蝗”一句,以石燕的缺失和飞蝗的成群,形象地描绘了旱灾的严重性。而“桎梏惩屠钓,橧巢迫死亡”则进一步揭示了百姓因旱灾而受到的惩罚和面临的死亡威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体现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潦江淮久,今年夏旱荒。——江淮地区长期遭受水灾,今年夏天又遭遇旱灾。
  2. 翻风无石燕,蔽野有飞蝗。——风起时没有石燕飞舞,田野上却有蝗虫成群。
  3. 桎梏惩屠钓,橧巢迫死亡。——因旱灾而受到惩罚的人们,生活困苦,甚至面临死亡。
  4. 虚烦乘传使,曾发海陵仓。——虽然有使者前来调查,但曾经发放的海陵仓粮食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

修辞手法:

  • 比喻:“翻风无石燕”用石燕比喻风,形象生动。
  • 对仗:“翻风无石燕,蔽野有飞蝗”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映江淮地区连年水灾后,又遭遇旱灾的惨状,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燕:风起的象征。
  • 飞蝗:旱灾的象征。
  • 桎梏:困苦的象征。
  • 橧巢:简陋住所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翻风无石燕”中的“石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风 C. 一种石头
  2. 诗中“蔽野有飞蝗”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丰收 B. 旱灾 C. 水灾
  3. 诗中“虚烦乘传使”中的“乘传使”指的是什么? A. 官员 B. 使者 C. 商人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反映了战乱时期的民生疾苦。
  • 白居易《卖炭翁》: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朱彝尊《旱》: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战乱的影响,而朱彝尊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
  • 《中国古代灾害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社会与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