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课新港番童》
时间: 2025-01-11 05:43: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草榻琴书岁月迁,
多因训课滞青毡。
几团绿树迷村外,
十里青畦到马前。
闻说夷人敦旧俗,
也参讲席味真诠。
民风自古关儒术,
服教番黎正帖然。
白话文翻译
在草榻上读书弹琴,岁月悄然流逝,
许多因为教学停滞在青色的毡子上。
几团绿树在村外迷失了方向,
十里青色的田畦延伸到马前。
听说外族人崇尚旧俗,
也在讲堂中品味真实的道理。
民风自古以来就与儒学息息相关,
教化外族人,确实是正当之举。
注释
字词注释
- 草榻:用草编织的床榻,指代简朴的生活。
- 琴书:指琴和书,象征文人生活。
- 青毡:青色的毡子,可能指教室或学习场所。
- 夷人:外族人,指的是不同于汉族的民族。
- 番黎:外族人,特指南方少数民族。
典故解析
- 民风与儒术:儒学自古以来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强调教育与人文关怀。诗中提到的“民风”与“儒术”相结合,反映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对扬,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通常反映出对教育、民风和传统文化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外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教育的重视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诗歌鉴赏
《巡课新港番童》通过描绘诗人巡回教学的场景,展现了教育在不同文化间的桥梁作用。诗的开头以“草榻琴书”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个人的学术追求。然而,随着“多因训课滞青毡”的出现,诗人也意识到实际教学中可能面临的困境。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几团绿树迷村外”,呈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从“十里青畦到马前”中,可以感受到生动的乡村景象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尤其是提到“夷人敦旧俗”,反映了诗人对外族人传统文化的尊重,显示了他包容的态度。
最后的“民风自古关儒术,服教番黎正帖然”,揭示了诗人对教育和传播儒学的重要性,强调了儒学在塑造社会风气中的作用。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映,也蕴含了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榻琴书岁月迁:描绘了诗人安静的学习环境,表现时光流逝。
- 多因训课滞青毡:教学活动的停滞,暗示社会变动带来的困惑。
- 几团绿树迷村外:自然环境的描绘,增强了诗的画面感。
- 十里青畦到马前:生动的乡村场景,显示出诗人与自然的亲近。
- 闻说夷人敦旧俗:外族人对传统的尊重,体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 也参讲席味真诠:讲授中寻找真实的道理,强调教育的深刻性。
- 民风自古关儒术:指出传统文化与民风的关系,强调儒学的重要性。
- 服教番黎正帖然:教育外族人是正当之举,展现诗人自信的文化认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榻琴书”与“训课滞青毡”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
- 比喻:将学习生活比作宁静的草榻,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绿树、青畦等自然意象,丰富了诗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教育与文化交融展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外族文化的包容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榻:象征简朴与宁静,表现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 琴书:代表文人雅趣,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
- 绿树、青畦:自然意象,象征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草榻琴书”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A) 奢华
B) 简朴
C) 忙碌
D) 喧闹 -
诗中提到的“夷人”指的是哪类人?
A) 汉族
B) 外族人
C) 商人
D) 农民 -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方面展开?
A) 自然风光
B) 教育与文化
C) 战争与和平
D) 个人情感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黄对扬的《巡课新港番童》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前者关注教育与文化传承,后者则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思考。两者在主题上存在差异,但都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文化与教育史》
- 《儒学与民风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