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

时间: 2025-01-27 03:27:07

翠笼莺放。

玉笙唤、行云来往。

心事一叶宫沟样。

旧香旧色,长是妆台傍。

阿滥新催花底唱。

又窥人眉样。

月斜镫蕊回秋帐。

累侬惆怅。

隔巷筝弦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翠笼莺放。玉笙唤行云来往。心事一叶宫沟样。旧香旧色,长是妆台傍。阿滥新催花底唱。又窥人眉样。月斜镫蕊回秋帐。累侬惆怅。隔巷筝弦响。

白话文翻译:

在翠绿的笼子里黄莺欢快地歌唱,玉笙轻声唤来行云飘荡。心中忧愁如同宫沟里的一片叶子,旧日的香气和色彩仍然驻留在妆台旁边。阿滥又在花下催促歌声,偷偷窥视那女子的眉眼。月光斜照,灯芯在秋夜帐子里回旋,令我倍感惆怅。隔着小巷传来筝声的回响。

注释:

  • 翠笼:指用翠绿色的竹子编成的笼子,比喻鸟笼,象征被禁锢的美好。
  • 玉笙:一种乐器,象征优雅和高贵的音乐。
  • 宫沟:古代宫廷的一种水道,代表幽深的心事。
  • 妆台:女性化妆的地方,暗示往日的美好回忆。
  • 阿滥:可能是指某个女性角色的名字,或代指春天的花卉。
  • 筝弦:古代弦乐器,象征音乐的哀伤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巧的文字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诗人可能在春天的某个午后,感受到身边的景色与心中情感的交织,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惆怅。

诗歌鉴赏:

《品令》是一首抒情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即以“翠笼莺放”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显示出一种轻快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的基调逐渐转向忧伤,尤其是“心事一叶宫沟样”这一句,带有一种隐秘和无奈的美感,仿佛一片孤独的落叶,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无法诉说的心事成为诗人的情感重心。

同时,诗中对“旧香旧色”的提及,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似乎在追寻那些逝去的岁月。诗人通过具体的意象,如“月斜镫蕊回秋帐”,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内心的惆怅,情感愈发浓厚,令读者感同身受。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非常和谐,字句间的对仗和押韵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流畅,带有一种音乐感。诗末“隔巷筝弦响”意象的呈现,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隔着距离,音乐和情感依然能够穿透空间的阻隔,传达出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笼莺放:描绘春天的景象,黄莺在绿笼中欢快地歌唱,象征生机与希望。
  2. 玉笙唤行云来往:用乐器唤来云彩,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3. 心事一叶宫沟样:心中的忧愁如同一片孤叶,象征着无奈与孤独。
  4. 旧香旧色,长是妆台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暗示对爱情的执念。
  5. 阿滥新催花底唱:阿滥在花下唱歌,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6. 又窥人眉样:暗恋的心情,细腻而含蓄,表现出对女子的关注。
  7. 月斜镫蕊回秋帐:月光斜照,营造出秋夜的静谧与思索。
  8. 累侬惆怅:表达内心的惆怅和无奈。
  9. 隔巷筝弦响:音乐声透过小巷传来,象征心灵的共鸣与情感的传递。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事比作“宫沟中的一叶”,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孤独。
  • 对仗:如“翠笼莺放”和“玉笙唤行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让月光和音乐具有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爱情的惆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翠笼:象征自由与束缚,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感受。
  • 黄莺: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旧香旧色:象征对过去的怀念,寓意情感的深厚。
  • 月光:常用于表现孤独与思索,增加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玉笙”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鸟

  2. “心事一叶宫沟样”中的“宫沟”象征什么? A. 美好回忆
    B. 孤独无奈
    C. 春天的生机

  3. 诗中最后一句提到的“筝弦响”象征: A. 远方的思念
    B. 美好的爱情
    C. 音乐的悲伤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寻寻觅觅》 by 李清照
  • 《春望》 by 杜甫

诗词对比:

朱祖谋的《品令》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但朱祖谋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景物描写,而李清照则在情感上更显直白与激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情感与意象: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