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

时间: 2025-01-11 06:22:23

文章仙伯记仇池,每想横斜竹外枝。

未放柔柯攒玉雪,稍看红蒂染燕支。

别来望远凭谁寄,老去寻春只恐迟。

把酒问花花解语,定应催促要新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德翁有诗再用前韵三首
(作者:尤袤)

文章仙伯记仇池,
每想横斜竹外枝。
未放柔柯攒玉雪,
稍看红蒂染燕支。
别来望远凭谁寄,
老去寻春只恐迟。
把酒问花花解语,
定应催促要新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文章的仙伯(指文人)曾在仇池(地名)留下痕迹,每当我想起那歪斜的竹子时,心中便涌起一阵感慨。虽然竹子尚未放出柔和的枝条,积攒着如同玉雪般的白色,稍微一看,红色的花蕾却已经染上了燕子的气息。自从分别后,遥望远方让我无从寄托思念,年纪渐长,只怕再寻春天会变得迟缓。我举杯向花问候,花儿似乎会理解我的心意,定然会催促我写出新的诗篇。

注释:

  • 仇池:古地名,历史上曾经有文人墨客在此聚集。
  • 仙伯:指高人或文人。
  • 横斜竹外枝:形容竹子生长的姿态,隐喻人生的曲折。
  • 柔柯:柔软的竹枝。
  • 玉雪:形容竹子上的霜雪,洁白如玉。
  • 红蒂:指花的红色花蕾。
  • 燕支: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
  • 把酒问花:饮酒赏花,表达对自然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袤(约1050年-1120年),字子厚,号石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人。尤袤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关注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常有情感寄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尤袤晚年,可能是在他回忆往事、感慨时光流逝的心境中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过往的追忆,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竹子、花朵等意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盼。开头以“文章仙伯记仇池”引入,展示了文人对往昔的珍视。接着用自然景物烘托情感,竹子的柔软与花的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诗的最后几句则以“把酒问花”作为结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忱。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尤袤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章仙伯记仇池:引入背景,表明诗人与文人之间的联系。
  2. 每想横斜竹外枝:描绘竹子生长的姿态,象征人生的曲折。
  3. 未放柔柯攒玉雪:比喻竹子尚未茂盛,暗示时光的流逝。
  4. 稍看红蒂染燕支:红花的盛开代表春天的到来,充满希望。
  5. 别来望远凭谁寄:表达思念之情,感慨别离的孤独。
  6. 老去寻春只恐迟:感叹年岁渐长,追寻春天的无奈。
  7. 把酒问花花解语:以酒问花,体现诗人对自然的倾诉。
  8. 定应催促要新诗:希望新诗能带来新的灵感与生活的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人生的曲折,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 拟人:花被赋予了“解语”的能力,体现诗人与自然的对话。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为主题,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坚韧与柔软,代表人生的艰辛与美丽。
  • 花朵: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寄托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
  • :象征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往事的追忆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以上皆是

  2. “把酒问花”中的“花”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生命
    C. 美好事物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仇池”指的是? A. 一位诗人的名字
    B. 一个自然景点
    C. 一个历史事件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D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尤袤与杜甫的诗作都关注自然与人生,但尤袤的诗更加清新自然,充满生活的气息,而杜甫则常常带有沉重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尤袤诗文集》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