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州上晏相公》
时间: 2025-01-25 23:41: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曩由清举玉宸知,
今觉光荣冠一时。
曾入黄扉陪国论,
重求绛帐就师资。
谈文讲道浑无倦,
养浩存真绝不衰。
独愧铸颜恩未报,
捧觞为寿献声诗。
白话文翻译:
曾经因清白的才能被举荐,今天感到光荣如同冠冕般耀眼。曾经进入黄门陪同国君讨论政事,如今重求绛帐中得师承教诲。谈论文学和讲道理毫无倦意,保持浩然正气绝不衰退。唯有愧疚于铸就的容颜,未能报答恩情,捧杯祝寿献上声声诗篇。
注释:
- 曩:以前、曾经。
- 清举:清白的举荐。
- 玉宸:指皇宫,象征权力中心。
- 光荣冠一时:形容地位显赫,受人瞩目。
- 黄扉:黄门,古代官吏的代称,指进入国家治理的圈子。
- 绛帐:红色的帐幕,象征着高位或权贵。
- 铸颜:铸造的容颜,指个人的外表或名声。
- 捧觞:手捧酒杯,祝寿的仪式。
典故解析:
- 黄扉:出自《左传》,指古代的门,象征权力中心。
- 绛帐:古代文人求学、求师的场所,代表对知识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成就,尤其以推行新法闻名。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豪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范仲淹担任陈州知州期间,表达了他在政坛和学术上的感悟与追求,体现了他对师恩的感激以及对自身抱负与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过陈州上晏相公》是一首充满了人生感慨与师恩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他从清白之举到光荣位置的变化,表达了他对知识和师承的渴望与尊重。在诗中,范仲淹以“谈文讲道浑无倦”来表现自己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尤其在当今纷繁复杂的政局中,他依然保持着对理想和真理的坚定信念。最后,诗人以“捧觞为寿献声诗”来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体现出他对师长的尊重与礼赞。整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一种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范仲淹高尚的情操与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曩由清举玉宸知:回忆起自己曾因清白无私而被推荐至王宫。
- 今觉光荣冠一时:如今感到自己的地位受人瞩目,充满光荣感。
- 曾入黄扉陪国论:曾经进入黄门,与国君讨论政事。
- 重求绛帐就师资:希望再次寻求师长的教诲,以求继续进步。
- 谈文讲道浑无倦:在学术与道理的探讨中毫无疲倦之感。
- 养浩存真绝不衰:保持浩然正气与真实的气质,绝不衰退。
- 独愧铸颜恩未报:感到愧疚的是自己未能报答师恩。
- 捧觞为寿献声诗:手捧酒杯,献上祝寿的诗歌,表达感激之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谈文讲道”与“养浩存真”形成对仗。
- 比喻:将个人成就比作“光荣冠一时”,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师长的感激,同时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与责任的追求,反映了其高尚的品德与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荣:象征成功与地位的提升。
- 黄扉:象征权力与政治的中心。
- 绛帐:象征学术与师承的环境。
- 觞:象征祝福与感激的仪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曩由清举”中的“清举”意指: A. 清白的举荐
B. 清澈的水
C. 清晨的光 -
(填空题)“谈文讲道浑无倦”表达了诗人对_____的执着追求。
-
(判断题)诗中“捧觞为寿献声诗”体现了诗人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对/错)
答案:
- A
- 学问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范仲淹《过陈州上晏相公》与王安石《登飞来峰》: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师恩的感激,但范仲淹更侧重于对师长的敬仰,而王安石则更强调个人的奋斗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