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灵宫闻子规》
时间: 2025-01-27 03:20: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今年未有子规声,
忽向宫中树上鸣。
告诉落花春不管,
裴回晓月恨难平。
斜风细雨又三月,
柳絮浮云空一生。
岂不怀归归未得,
倩渠傅语故园鹦。
白话文翻译:
今年春天还没有听到杜鹃的叫声,
忽然在宫中的树上鸣叫。
它告诉我落花已经不再关心春天,
我在晨曦的月光下辗转反侧,心中难以平静。
春天已经过去三个月,斜风细雨依旧,
柳絮飘飞,仿佛整个人生都是空虚的。
难道不想回家吗?可回家的愿望依然未能实现,
我寄托对故园的思念,恳请你把我的话带给那里的鹦鹉。
注释:
- 子规:杜鹃鸟,常用作春天的象征。
- 宫中:指宫殿,象征着遥远和高贵的地方。
- 裴回:徘徊、反复,指内心的复杂情感。
- 晓月:清晨的月亮,象征着宁静而又孤独的时刻。
- 柳絮:柳树的种子,象征着春天的流逝。
- 倩渠:可爱的渠,指代传话的鹦鹉。
典故解析:
- 杜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杜鹃常被视为悲切与离别的象征,尤其在春天时它的叫声引人思乡。
- 落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春天的美好已成往事。
- 故园鹦:鹦鹉常被认为能传达人的声音,诗中借鹦鹉来传达自己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被誉为“婉约派”代表之一。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他在宫中听到杜鹃鸣叫,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在这个春天,诗人感受到春光的流逝,内心充满了对故园的惆怅与渴望。
诗歌鉴赏:
《景灵宫闻子规》通过对杜鹃鸣叫的描写,勾勒出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今年未有子规声”,暗示了他对春天的期待。可是随即而来的杜鹃声却让他意识到,春天的美好已经不再,正如“告诉落花春不管”。此句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春雨细腻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空虚的感叹。最后两句,诗人直言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却又无可奈何。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哲思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今年未有子规声:今年春天还没有听到杜鹃的叫声,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
- 忽向宫中树上鸣:杜鹃突然在宫中的树上鸣叫,突显了孤独感与突如其来的情绪。
- 告诉落花春不管:杜鹃的叫声仿佛在告诉我,落花已不再关心春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裴回晓月恨难平:在晨曦的月光下辗转反侧,心中难以平静,表现了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忧伤。
- 斜风细雨又三月:春天已过去三个月,细雨与斜风加深了孤寂的感觉。
- 柳絮浮云空一生:柳絮飘飞,象征着生命的空虚与无奈。
- 岂不怀归归未得:难道不想回家吗?可愿望却未能实现,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 倩渠傅语故园鹦:恳请你把我的话带给故园的鹦鹉,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杜鹃与思乡情感结合,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杜鹃的鸣叫被赋予了传递信息的功能,使情感更为鲜活。
- 对仗:整首诗具有良好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内心的孤独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出对生命、时间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杜鹃:象征春天与思乡。
- 落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柳絮:象征生命的空虚与漂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 A) 燕子
- B) 杜鹃
- C) 鹦鹉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表现为:
- A) 忘却
- B) 思念
- C) 恐惧
-
诗的最后一句中,诗人希望通过谁来传达思念?
- A) 鹦鹉
- B) 朋友
- C) 梦境
答案:
- B) 杜鹃
- B) 思念
- A) 鹦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杨万里的诗则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