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九首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5:42: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九首 其二
一剪红蘼,倩谁写银钩团扇。
还记得,蛮纱窗下,那回初见。
眉叶黛匀新恨浅,靥花香著春酲暖。
恁画中小剧镜中人,东风短。
瑶珰寄,空相券,珠彄约,翻成怨。
奈梦随春去,钿衫人远。
翠槛云深鹦母睡,绣屏廛重狸奴懒。
只粉巾留得唾脂痕,星前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红色的花瓣仿佛是一把扇子,谁为她写下这样的美丽呢?我还记得在那蛮纱窗下,我第一次见到她。她的眉毛如同青黛,带着淡淡的新恨,脸颊上散发着花香,春天的温暖让人酩酊。画中和镜中映照出的那位女子,随着东风飘散。
她的瑶珰寄托着无尽的思念,空留契约,珠钗的约定也化为怨恨。无奈梦随春而去,钿衫的女子远去。翠绿的槛前,云雾缭绕,鹦鹉在酣睡,绣屏的廛子里,狸奴懒散。唯有那粉巾上留下的唾脂痕,让我在星空下细细回想。
注释
- 红蘼:一种红色的花,常用于比喻美丽的女子。
- 蛮纱窗:用轻薄纱布做的窗户,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黛匀:指女子的眉毛,形容其浓淡适中。
- 靥花香:形容女子的面颊如花般娇嫩,带有香气。
- 钿衫:装饰华丽的衣服,象征女子的美丽与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细腻,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诗人通过对女性美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与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九首 其二》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深切怀念与追思。诗中描绘的女子,不仅在外貌上美丽动人,其内心的情感亦是复杂而细腻。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致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他对初见之时的怦然心动,以及后来因时间流逝而产生的失落感。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与象征,如“瑶珰寄”暗示着对爱的寄托,而“空相券”则表现出对过往的无奈与遗憾。整首诗在柔和的春日气息中,交织着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而动人。诗末的“星前看”更是将思绪引向无限的回忆与思考,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剪红蘼,倩谁写银钩团扇:以“红蘼”引入,象征美丽的女子,团扇则是古代女子的常用物品,暗示她的优雅。
- 还记得,蛮纱窗下,那回初见:回忆初见的情景,蛮纱窗给予了温柔的氛围。
- 眉叶黛匀新恨浅,靥花香著春酲暖:细致描写女子的眉眼与香气,传达出春日的温暖和美丽的气息。
- 恁画中小剧镜中人,东风短:画中与镜中都是对美的反思,东风短则暗示时间流逝。
- 瑶珰寄,空相券,珠彄约,翻成怨:表达对往日约定的追忆与失落。
- 奈梦随春去,钿衫人远:梦境与现实的矛盾,表达对远去之人的思念。
- 翠槛云深鹦母睡,绣屏廛重狸奴懒:描绘安静的环境,反衬内心的孤寂。
- 只粉巾留得唾脂痕,星前看:最后的留痕成为思念的证据,与星空下的思绪产生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蘼”比作美人,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鹦母睡”,赋予了环境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具有对称美,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女子美丽的描绘,以及对爱情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无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蘼:象征青春与美丽。
- 蛮纱窗:象征温柔与浪漫的回忆。
- 钿衫:象征高贵与美丽的女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蘼”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春天的花朵
C. 友情
D. 家乡 -
“东风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
C. 愤怒
D. 无奈 -
诗人回忆的场所是? A. 山顶
B. 江边
C. 蛮纱窗下
D. 庭院
答案: 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的《春江花月夜》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李慈铭的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充满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如梦令》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波动与历史的沉淀感。
参考资料
- 《李慈铭诗词集》
- 《清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