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廉州何使君挽诗二首 张栻 〔宋代〕
橘井登贤籍,槐宫并俊游。 姓名题雁塔,文字上瀛洲。 青简穷千载,朱轓但一州。 有怀终未试,眼看落山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何使君通过橘井登上贤人的名册,与槐宫中的才俊一同游玩。他的名字被题写在雁塔上,文字传遍了瀛洲。他在青简上穷尽千年历史,但他的红色车帷只在一州之内。尽管内心怀有宏大的抱负,最终却未能施展,只能眼看着自己落入山丘之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橘井: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比喻通过考试。
- 贤籍:贤人的名册。
- 槐宫:古代学宫,比喻学问高深的地方。
- 雁塔:古代科举考试中题名的地方。
-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比喻名声远扬。
- 青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比喻学问深厚。
- 朱轓:红色的车帷,比喻官职。
- 一州:一个州,指地方范围。
典故解析:
- 橘井登贤籍:比喻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贤人。
- 姓名题雁塔:比喻科举考试中题名,名声远扬。
- 文字上瀛洲:比喻文学成就高,名声传遍四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儒家思想和个人情感,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悼念何使君而作,何使君可能是张栻的朋友或同僚,诗中表达了对何使君才华的赞赏和对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何使君的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展现了他卓越的才华和未能实现的抱负。首两句用“橘井”和“槐宫”比喻何使君的学问和名声,中间两句用“雁塔”和“瀛洲”进一步强调他的名声远扬。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何使君未能施展才华的遗憾,用“青简”和“朱轓”对比他的学问和官职,最后以“有怀终未试,眼看落山丘”表达了对何使君命运的同情和惋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挽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橘井登贤籍,槐宫并俊游:何使君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贤人,与学问高深的人一同游玩。
- 姓名题雁塔,文字上瀛洲:他的名字被题写在雁塔上,文学成就高,名声传遍四方。
- 青简穷千载,朱轓但一州:他在学问上穷尽千年历史,但官职只在一州之内。
- 有怀终未试,眼看落山丘:尽管内心怀有宏大的抱负,最终却未能施展,只能眼看着自己落入山丘之中。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橘井”、“槐宫”、“雁塔”、“瀛洲”等比喻何使君的学问和名声。
- 对比:用“青简”和“朱轓”对比何使君的学问和官职。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何使君才华的赞赏和对未能施展抱负的遗憾。通过对比何使君的学问和官职,表达了对何使君命运的同情和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橘井:科举考试的场所,比喻通过考试。
- 槐宫:学宫,比喻学问高深的地方。
- 雁塔:科举考试中题名的地方,比喻名声远扬。
- 瀛洲:传说中的仙境,比喻名声传遍四方。
- 青简:书写用的竹简,比喻学问深厚。
- 朱轓:红色的车帷,比喻官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橘井”比喻什么? A. 科举考试的场所 B. 学宫 C. 仙境 D. 官职 答案:A
-
诗中的“雁塔”比喻什么? A. 科举考试中题名的地方 B. 学宫 C. 仙境 D. 官职 答案:A
-
诗中的“青简”比喻什么? A. 科举考试的场所 B. 学宫 C. 学问深厚 D. 官职 答案:C
-
诗中的“朱轓”比喻什么? A. 科举考试的场所 B. 学宫 C. 学问深厚 D. 官职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未能实现的抱负的遗憾。
- 吕祖谦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未能实现的抱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廉州何使君挽诗二首》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未能实现的抱负的遗憾,但张栻的诗更侧重于对何使君的生平事迹的回顾,而朱熹的诗更侧重于对学问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张栻。
- 《张栻诗集》:收录了张栻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