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飞花似梦。恰趁清歌送。
蜡炬灰枯流泪冻。长是玉箫珍重。
归来依旧安眠。有情分付尊前。
小小占人怀抱,念奴不识开元。
白话文翻译
飞舞的花瓣像梦一样轻盈,正好在清歌声中送别。
蜡烛的灰烬冷冷地流泪,长久以来,它像玉箫一样珍贵。
归来后依然安然入睡,情意全都托付在酒杯前。
那小小的情感占据了我的怀抱,念奴却不识得开元的日子。
注释
- 飞花:飘落的花瓣,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
- 清歌:清脆悦耳的歌曲,常用于送别或祝福。
- 蜡炬:蜡烛,象征着光明与生命的脆弱。
- 玉箫:指一种珍贵的乐器,象征着高雅与美好情感。
- 安眠:安静地入睡,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 念奴:指一种情感或思念,可能是对某人的怀念。
- 开元:唐朝的一个盛世,象征着美好时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清平乐》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之际,诗人通过这首词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内心情感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感伤与美好回忆的诗作。全诗以飞花、清歌和蜡炬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诗人通过飞花的轻盈与清歌的悦耳,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而蜡炬的灰烬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使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归来依旧安眠”一句,透露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尘世繁华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小小的情感占据了诗人的心怀,显示出一种对爱的渴望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在情感上既有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与细腻的观察力,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花似梦:开篇以飞花比作梦,暗示美好而短暂的瞬间。
- 恰趁清歌送:清歌在送别时响起,增添了离别的情感。
- 蜡炬灰枯流泪冻:蜡炬的灰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如泪水般流淌。
- 长是玉箫珍重:玉箫的珍贵代表着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 归来依旧安眠:归来后仍能安然入睡,表现出内心的宁静。
- 有情分付尊前:将情感寄托在酒杯前,象征着对饮酒作乐的向往。
- 小小占人怀抱:细腻的情感占据心间,表达诗人对情感的深刻体悟。
- 念奴不识开元: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对美好时代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花比作梦,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蜡炬的灰烬如泪水,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表达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花:象征着短暂的美好与青春。
- 清歌:代表着欢乐与送别的情感。
- 蜡炬: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
- 玉箫:象征着高雅与珍贵的情感。
- 安眠: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飞花似梦”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梦的追求
- B. 对短暂美好的怀念
- C. 对花的赞美
答案:B
-
“蜡炬灰枯流泪冻”中的“蜡炬”象征什么?
- A. 爱情的美好
- B. 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开元”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明朝
- B. 唐朝
- C. 清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李清照
- 《水调歌头》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诗词对比
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同样描写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爱情的追求,但更加突出女性的细腻感受。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思,却在视角与情感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