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布衣都讲饱风霜,关外曾凋旧鹔鹴。独惜月明君千里,未窥西子试浓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普通百姓都经历了风霜的磨练,关外的风景早已凋零枯萎。唯有这明亮的月光让我思念你千里之外的身影,却无法亲眼看到西子的浓妆艳影。
注释:
- 布衣:指平民,普通百姓。
- 饱风霜:经历了风雨和严寒的磨练。
- 关外:指边关以外的地方。
- 鹔鹴:古代一种鸟类,象征着曾经的美好记忆。
- 月明:明亮的月光,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 西子:指西湖的美丽女子,代表着美丽和爱情。
- 浓妆:化妆浓艳,形容西子的美丽。
典故解析:
- 西子:指的是西湖的西施,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常用来象征美丽与爱情。诗中提及西子,表达了诗人的思念和对美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洸,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故国的深情怀念而闻名。他生活在国家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常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洸对故国的怀念之际,背景是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困顿,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味,诗人通过“布衣”和“风霜”的对比,展现出普通百姓的坚韧与无奈,进而引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诗中“关外曾凋旧鹔鹴”一句,暗示了国家的衰败与美好记忆的消逝。紧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月光,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情感层次丰富且细腻。最后一句“未窥西子试浓妆”不仅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也反映出一种无法实现的遗憾。整体上,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依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体现了李洸对故国深沉的爱与思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布衣都讲饱风霜:普通人都经历了生活的艰辛,饱受风霜。
- 关外曾凋旧鹔鹴:遥远的地方曾经美丽的景象如今已然枯萎。
- 独惜月明君千里:我在明亮的月光下,惟有思念你这千里之外的人。
- 未窥西子试浓妆:却无法亲眼看到那如西子般美丽的你。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布衣”与“西子”的对比,突显诗人对平凡与美丽的思考。
- 拟人:月光被赋予了情感,成为思念的载体。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国和美好事物的怀念,结合个人的生活困境,展现了深沉的乡愁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风霜:象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月明:象征思念与希望。
- 西子:象征美丽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布衣都讲饱风霜”中的“布衣”指的是: A. 贵族
B. 普通百姓
C. 农民
D. 商人 -
诗中的“西子”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鸟
D. 一种美丽的女性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忘却
B. 怀念
C. 轻视
D. 疏远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李洸的怀念与杜甫的忧国,二者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故乡情感的抒发,但李洸更侧重于个人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洸诗集》
- 《古诗词名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