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时间: 2025-04-27 19:29: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作者:李德裕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
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
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
知君分如此,赠逾荆山璧。
白话文翻译
在龙伯钓鱼的时节,蓬莱山的一个峰头突然裂开。
飞到碧海旁边,便与三座山隔开。
山下有许多长长的溪流,水流潺潺,淙淙地流过乱石。
知道你身处如此境地,因此赠送的礼物比荆山的美玉还要珍贵。
注释
字词注释
- 龙伯:指的是龙门,古代传说中钓鱼的地方。
- 鳌:传说中的大鱼,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理想境地。
- 碧海:形容海水清澈。
- 淙:水流声,形容溪水流动的声音。
- 荆山璧:荆山出产的美玉,象征珍贵的礼物。
典故解析
- 蓬莱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山,代表着人们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荆山璧:出自《诗经》,代表极为珍贵的物品,体现了赠礼的深情厚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熊,号文星,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以诗歌见长,作品风格清新,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德裕在山中隐居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山水景象映射了他内心的宁静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德裕的《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蕴含了深厚的自然情感与人文关怀。整首诗从龙伯钓鳌的传说开始,展现了李德裕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描绘。诗中提到的蓬莱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也是理想生活的寄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境界的向往。
诗的开头以“龙伯钓鳌时”引入,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接着用“蓬莱一峰坼”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神秘。通过“飞来碧海畔”,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及向往。接下来的“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则描绘出一种生动而细腻的山水画面,仿佛让人听见溪水的流动声,感受到自然的生命力。
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友人的思念与赠礼,表达了情谊的珍贵。诗人在描述美景的同时,也在传达一种情感的深厚,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这种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景的美丽,又有情的深邃,展现了李德裕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伯钓鳌时”:描绘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说明钓鱼的乐趣。
- “蓬莱一峰坼”:将神话中的仙境与现实相结合,突显了自然的奇妙。
- “飞来碧海畔”:表现了自然的辽阔与诗人心灵的自由。
- “遂与三山隔”: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带有一丝孤独感。
- “其下多长溪,潺湲淙乱石”:生动描绘了溪水流淌的景象,让人身临其境。
- “知君分如此”: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
- “赠逾荆山璧”:以珍贵的礼物来表达深厚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蓬莱一峰坼”将自然景象与理想境界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象。
- 拟人:溪水潺湲,赋予自然以生命感,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潺湲淙乱石”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李德裕的诗歌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同时也传达了深厚的人文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伯:代表自由与悠闲的生活。
- 蓬莱:象征理想与美好。
- 碧海:象征清澈与纯净。
- 长溪: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荆山璧:象征珍贵的友谊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险峻
- B. 理想的生活
- C. 友谊的珍贵
-
“潺湲”一词表示什么?
- A. 风声
- B. 水流声
- C. 鸟鸣声
-
李德裕的诗风格是什么?
- A. 僧侣风格
- B. 细腻清新
- C. 豪放激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美丽,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意境与宁静,表现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李德裕则更加注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释义》
- 《李德裕诗文集》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更深入理解李德裕的诗歌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