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自叙(非尚子遍游五岳)》
时间: 2025-01-27 03:19: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岳径虽深,遍游心已荡。
苟能知止足,所遇皆清旷。
七十难可期,一丘乃微尚。
遥怀少室山,常恐非吾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游历的感慨。虽然五岳之路深邃且遥远,但我游玩到处,心中却感到荡然无存。如果能够懂得知足常乐,那么所遇之处皆是清幽广阔。即便到了七十岁,也难以期望能去遍游,只有那小山丘才算得上微小的追求。我心中时常怀念少室山,却又常常担心这并不是我所向往的理想之地。
注释
- 五岳:指中国的五大名山,分别是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 径:指小路。
- 荡:心情不定,漂浮不定的状态。
- 知止足:能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 清旷:指清幽广阔的环境。
- 七十:指人生的晚年阶段,古人对七十岁的期望。
- 少室山:少林寺所在的山,象征着道教和佛教的清幽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梦得,唐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宰相,诗风清新隽永,擅长五言古诗和律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李德裕人生的晚期,反映出他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游历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五岳的深邃与游历的心境,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的反思。从“虽深”的五岳之径,到“心已荡”的游历体验,诗人揭示了在追求名山大川时,内心的空虚与迷茫。接下来的“知止足”则是对这种状态的反思,指出知足常乐的重要性,暗示只有在心灵的满足中,才能体会到周围的美好。
“七十难可期”则体现了对老年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在想象中将自己的追求缩小到一丘之地,显示出一种从繁华回归简朴的心态,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遥怀少室山”,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少室山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理想的高地。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从游历的迷茫逐渐转向内心的沉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领悟与追求的转变,具有较高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岳径虽深:虽然五岳的道路深邃曲折。
- 遍游心已荡:游历四方,心中却感到空荡。
- 苟能知止足:若能懂得知足常乐。
- 所遇皆清旷:那么遇到的景色皆是清幽广阔的。
- 七十难可期:七十岁的人生,难以期待新的追求。
- 一丘乃微尚:唯有一小丘才算是微不足道的追求。
- 遥怀少室山:遥远地怀念少室山。
- 常恐非吾望:常常担心这并不是我所追求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五岳的深邃与内心的空虚,展现出一种矛盾感。
- 比喻:将人生的追求比作游历,体现了人生旅途的复杂性。
- 象征:少室山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归宿。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强调了知足常乐的重要性,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岳:象征伟大与追求。
- 清旷:代表自然的广阔与宁静。
- 少室山:象征心灵的归宿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德裕所说的“五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中国的五大名山
B. 四大名著
C. 古代的五个国家
D. 五种哲学 -
在诗中,诗人提到的“七十”代表什么? A. 生死
B. 人生的晚年
C. 游历的次数
D. 名山的高度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李德裕与王维的作品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但王维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而李德裕则是在对游历的反思中带有一丝无奈与深思,反映出其人生历程的不同体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李德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