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都宪公雍挽诗》
时间: 2025-01-10 23:22: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骑骢马出乌台,万里风云亦壮哉。岭海威名天下重,庙廊谋箕古人才。宁知晚节终泉石,岂料英䰟閟草莱。京国少年思识面,楚歌声断使人哀。
白话文翻译:
早年骑着骏马离开乌台,经历万里风云多么壮丽。在岭海地区威名远扬,天下皆知;在朝廷中策划国家大事,展现古代人才的风范。谁知晚年最终归隐于山泉石间,未料英魂竟埋没于草莽之中。京城的少年们思念着想要一见其面,但楚歌的哀声已断,令人感到悲哀。
注释:
- 骢马:指骏马。
- 乌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官府。
- 岭海:指岭南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 庙廊:指朝廷。
- 谋箕:策划国家大事。
- 晚节:晚年。
- 泉石:指隐居之地。
- 英䰟:英魂,指逝者的精神。
- 閟草莱:埋没于草莽之中。
- 京国:指京城。
- 楚歌:楚地的歌曲,常带有哀伤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尤以诗见长,与杨慎、高启并称“明初三大家”。此诗是为韩雍所作的挽诗,韩雍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任都宪,诗中表达了对韩雍的敬仰和对其逝世的哀悼。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韩雍逝世后所作,表达了对韩雍一生的赞颂和对他的怀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韩雍一生的回顾,展现了他早年的英勇和晚年的归隐,以及他逝世后的哀思。诗中“早骑骢马出乌台,万里风云亦壮哉”描绘了韩雍年轻时的英姿,而“岭海威名天下重,庙廊谋箕古人才”则赞颂了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后两句“宁知晚节终泉石,岂料英䰟閟草莱”表达了对韩雍晚年归隐和逝世的惋惜。最后两句“京国少年思识面,楚歌声断使人哀”则抒发了对韩雍的怀念和对逝者的哀悼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骑骢马出乌台:描绘韩雍年轻时的英勇形象,骑着骏马离开官府,开始其政治生涯。
- 万里风云亦壮哉:形容韩雍经历的风云变幻,显示出他的壮志和气魄。
- 岭海威名天下重:赞颂韩雍在岭南地区的威名,天下皆知。
- 庙廊谋箕古人才:称颂韩雍在朝廷中的智谋,展现出古代人才的风范。
- 宁知晚节终泉石:表达对韩雍晚年归隐的惋惜,暗示其晚年生活的宁静与超脱。
- 岂料英䰟閟草莱:表达对韩雍逝世的意外和哀痛,英魂埋没于草莽之中。
- 京国少年思识面:抒发京城少年对韩雍的思念,希望能一睹其风采。
- 楚歌声断使人哀:以楚歌的哀声比喻对韩雍的哀悼,表达深切的哀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里风云亦壮哉”中的“万里风云”比喻韩雍经历的艰难和挑战。
- 对仗:如“岭海威名天下重,庙廊谋箕古人才”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拟人:如“楚歌声断使人哀”中的“楚歌”被赋予了哀伤的情感,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韩雍一生的回顾,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其逝世的哀悼。诗中展现了韩雍的英勇、智谋和归隐,以及他逝世后的哀思,体现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意象分析:
- 骢马:象征英勇和力量。
- 乌台:象征官府和政治生涯。
- 岭海:象征韩雍的威名和影响力。
- 庙廊:象征朝廷和国家大事。
- 泉石:象征归隐和宁静的生活。
- 英䰟:象征逝者的精神和遗产。
- 楚歌:象征哀伤和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早骑骢马出乌台”中的“乌台”指的是什么? A. 官府 B. 战场 C. 山岭 D. 河流
-
诗中“岭海威名天下重”赞颂了韩雍在哪方面的成就? A. 文学 B. 政治 C. 军事 D. 商业
-
诗中“宁知晚节终泉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D. 恐惧
-
诗中“楚歌声断使人哀”中的“楚歌”象征什么? A. 欢乐 B. 哀伤 C. 战争 D. 和平
答案:
- A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同样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感慨。
- 高启的《岳阳楼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韩都宪公雍挽诗》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两者都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但李东阳的诗更加具体地描绘了韩雍的一生,而杨慎的词则更加抽象和哲理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选》:收录了李东阳及其他明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深入研究其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