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 翡翠》

时间: 2025-04-27 20:04:21

雄缥雌青相掩映。

爱杀银塘镜。

日夕浣清波,春羽秋毛,个是佳人命。

珍珠一一皆穿竟,无尔妆难靓。

点缀九鸾钗,叶淡花浓,要与春光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雄缥雌青相掩映。爱杀银塘镜。日夕浣清波,春羽秋毛,个是佳人命。珍珠一一皆穿竟,无尔妆难靓。点缀九鸾钗,叶淡花浓,要与春光竞。

白话文翻译:

在这幅画面中,雄性薄纱的颜色与雌性青色相互映衬,真是让人心醉神迷,就像璀璨的银色湖面。每一天傍晚,我在清澈的水波中洗涤,春天的羽毛与秋天的毛发,都是美丽女子的命运。珍珠一颗颗被穿成串,没有你的妆饰,怎能显得美丽动人?点缀着九鸾的钗子,叶子淡雅而花朵浓艳,仿佛要与春光争艳。

注释:

  • 雄缥雌青:雄性和雌性的颜色,象征美丽的女子。
  • 银塘镜:银色的湖面,像镜子一样清澈。
  • 浣清波:在清澈的水波中洗涤。
  • 春羽秋毛:春天的羽毛与秋天的毛发,暗指春秋交替的美丽景象。
  • 珍珠一一皆穿竟:每颗珍珠都串成了链子。
  • 九鸾钗:一种装饰头发的钗,象征贵重与美丽。
  • 春光竞:与春天的光彩竞争,显示出女子的艳丽。

典故解析:

  • 九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美丽、高贵与吉祥。
  • 珍珠:古代常用作装饰,象征财富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字文韬,号澄心,山西人。他在诗词创作上受到了唐诗的影响,作品风格清新淡雅,常表现自然景物与人情的结合。

创作背景:

《醉花阴》系列诗词是诗人与自然的对话,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感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醉花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丽女子的崇敬与向往。诗中以“雄缥雌青”开篇,运用色彩的对比,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把清澈的湖面比作镜子,映照出日夕的宁静与美丽,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时间流逝的故事。

在描绘美丽女子时,诗人赋予她春天的羽毛与秋天的毛发,这种交替的描写不仅强调了自然的变化,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美丽的短暂。珍珠的串联象征着女子的妆饰,暗示如果没有外在的装扮,她的美丽将难以显现。这种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此外,最后两句“点缀九鸾钗,叶淡花浓,要与春光竞”,表现了女子在春光下的耀眼与争艳,更突显了诗人对生命与美的热爱。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合了情感与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雄缥雌青相掩映:描写色彩的对比,象征着美丽女子的特征。
  2. 爱杀银塘镜:湖面如镜,反射出美丽的景象,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
  3. 日夕浣清波:日复一日,浣洗心灵,表现了生活的宁静与恬淡。
  4. 春羽秋毛,个是佳人命:通过春秋的交替,暗示生命的变化与美的短暂。
  5. 珍珠一一皆穿竟:珍珠的串联,象征着美丽的装饰。
  6. 无尔妆难靓:强调外在妆饰的重要性。
  7. 点缀九鸾钗:使用高贵的装饰,象征美丽与身份。
  8. 叶淡花浓,要与春光竞:表现出女子的美丽要与春天的光彩相媲美。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银塘镜”比喻清澈的湖面,形象生动。
  • 对仗:如“雄缥雌青”,展现了工整的语言美。
  • 拟人:将春光与女子的美丽相比较,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美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美的追求与珍惜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雄缥雌青:象征美丽的对比。
  • 银塘:代表宁静与清澈。
  • 珍珠:象征财富与美丽。
  • 九鸾钗:象征高贵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雄缥雌青”中的“雄”指什么? A. 男性 B. 女性 C. 颜色 D. 花

  2. “银塘镜”指的是什么? A. 一面镜子 B. 清澈的湖面 C. 一种装饰 D. 一种植物

  3.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的追求 B. 对财富的渴望 C. 对失败的感慨 D. 对战争的忧虑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声声慢》:同样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风格更为细腻柔和。
  • 杜甫《春望》:在描绘春天的同时,带有时代的忧虑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风格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传》
  • 《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