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并问》

时间: 2025-01-27 03:14:14

土气昏风日,人嚣极雁鹅。

寻河著绳墨,诗思略无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土气昏风日,人嚣极雁鹅。寻河著绳墨,诗思略无多。

白话文翻译:

在浑浊的空气中,昏暗的风和阳光笼罩着大地,喧嚣的人声与雁鹅的叫声交织在一起。我寻着河流,拿着绳墨作图,然而我的诗意却显得有些乏力。

注释:

  • 土气:指泥土的气息,形容环境的肮脏和沉闷。
  • 昏风日:昏暗的风和阳光,表现出阴沉的天气。
  • 人嚣:人声喧嚣,形容人多吵闹。
  • 雁鹅:指雁和鹅的叫声,代表自然界的喧闹。
  • 寻河:寻找河流,可能指的是在河边行走。
  • 著绳墨:用绳子和墨水来绘图,表示认真做事。
  • 诗思:指诗人的创作灵感与思考。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寻河著绳墨”可以理解为一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珍视与对创作的热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白云山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苏轼、米芾并称“宋四家”。其诗风清新俊逸,常用典故,擅长描绘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自咸平至太康的路途中,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喧嚣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黄庭坚的这首诗,虽然字数不多,却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篇的“土气昏风日”便给人一种压抑而沉闷的感觉,展现了环境的恶劣与人间的喧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感到了创作的艰难,尤其在“诗思略无多”一句中,表达了他面临创作灵感匮乏的困境。

诗中“寻河著绳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探索的精神,尽管环境嘈杂,但他依然试图通过观察河流和绘图来寻找灵感。这种矛盾的状态,正是当时文人常有的孤独与追求艺术的心境。黄庭坚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内心深处的挣扎与自然的美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诗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土气昏风日:描绘了环境的沉闷与阴暗。
    • 人嚣极雁鹅:以人声与自然声的对比,突出了人世的喧闹。
    • 寻河著绳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探索与创作的认真。
    • 诗思略无多:表达了创作灵感的不足与内心的失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嚣极雁鹅”,形成声响的对比。
    • 意象:通过“土气”、“昏风”构建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的观察与对创作灵感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喧嚣人世的无奈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 土气:象征着环境的污浊与沉重。
  • 昏风日:暗示着情绪的低落与无奈。
  • 人嚣:代表着世俗的喧闹与烦扰。
  • 河流: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土气昏风日”表达了怎样的环境情绪?
      • A. 明亮
      • B. 沉闷
      • C. 寂静
    2. “寻河著绳墨”中的“绳墨”指的是什么?
      • A. 绳子和墨水
      • B. 食物
      • C. 书籍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自然的美
      • B. 创作的困境
      • C. 人生的哲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春日偶成》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苏轼的诗风不同,苏轼的作品更为奔放,而黄庭坚则更显细腻与沉思。如苏轼的《赤壁赋》以豪放的气势描绘自然,而黄庭坚则在细节中反映出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