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十七》
时间: 2025-02-04 15:28: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十七
野马尘埃各有天。
杜鹃何事怨华年。
从来未履青云客,
不羡金堂紫绮仙。
春欲暮,夜难眠。
家家桃李尽娇妍。
只今谁处多情月,
长照佳人锦瑟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野马”和“杜鹃”象征着自由与哀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诗中提到“青云客”与“金堂紫绮仙”,暗示对名利的淡泊与追求理想的渴望。最后,诗人感叹春天即将结束,夜晚难以入眠,思念的情绪在“佳人锦瑟边”中得以升华。
注释
- 野马:指自由自在的马,象征不受拘束的生活。
- 杜鹃:此处指杜鹃鸟,常被用来表达怨恨与悲伤。
- 青云客:指追求理想高远的人。
- 金堂紫绮仙:比喻豪华的生活,象征追求名利或地位的人。
- 桃李:春天盛开的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锦瑟: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来象征美好的音乐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易霖,近代诗人,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常在诗中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春夏交替的季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即将结束,内心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十七》以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篇的“野马尘埃各有天”既描绘了自然的景象,又引发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思考。接下来的“杜鹃何事怨华年”,则让人联想到生命中的无常与遗憾。
诗中对“青云客”的追求与对“金堂紫绮仙”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对名利的反思与对理想的坚持,暗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真正值得追求的是什么。在“春欲暮,夜难眠”中,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而深沉的忧伤。
最后一句“只今谁处多情月,长照佳人锦瑟边”,将思念与美好结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对理想与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马尘埃各有天:自由的马在尘土飞扬的天地中,各自有各自的归属。
- 杜鹃何事怨华年:杜鹃鸟在春天里为何发出哀怨的鸣叫,暗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从来未履青云客:我从未成为追求理想的人。
- 不羡金堂紫绮仙:我对奢华的生活并不羡慕。
- 春欲暮,夜难眠:春天即将结束,夜晚却难以入睡。
- 家家桃李尽娇妍:每家每户的桃花与李花都显得娇艳动人。
- 只今谁处多情月:如今,谁在感受这多情的月光?
- 长照佳人锦瑟边:月光长久照耀在美人的锦瑟旁边,充满了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杜鹃”比作对生命的怨恨。
- 对仗:如“青云客”和“金堂紫绮仙”形成对比。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事物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忧伤而又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马: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杜鹃:象征哀怨与生命的无常。
- 桃李: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美好。
- 锦瑟:象征音乐与情感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杜鹃”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哀怨
C. 自由
D. 富贵 -
“青云客”指的是:
A. 追求理想的人
B. 生活奢华的人
C. 自由自在的人
D. 远行的人 -
诗中“春欲暮,夜难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惆怅
C. 忧伤
D. 快乐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易霖的《鹧鸪天 其十七》更注重对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情感深度与思考。李白的诗则更为直接,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抒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