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架阁以浙东提干归平江》
时间: 2025-02-04 16:08: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周架阁以浙东提干归平江
魏了翁
共惟仁义心,无贤愚圣狂。
纷纷万弓箭,独以寸铁当。
毫氂有不察,居然失其乡。
察则我固有,而失岂真亡。
周君海内秀,清姿竞球琅。
牛刀十九年,犹雇善而藏。
用世无内外,意行独安详。
乃知旦昼物,特为弱者强。
许时京尘中,解后两匆忙。
前日同李郭,它日盟范张。
岂谓客逢客,乃或得相羊。
此道日寥落,此意谁平章。
为人作生活,悠悠老扶桑。
勉哉迪嘉猷,岁晚垂令芳。
我亦从此去,后会丘之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周君的送别之情,强调了仁义之心的重要性,认为无论世间有多么复杂,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平和与理智。诗中提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视。最后,诗人表明自己也将离去,期待未来的重聚。
注释:
- 仁义心:仁爱和义气的心。
- 贤愚圣狂:形容人的智慧、愚蠢、圣洁和疯狂。
- 寸铁:指小而坚固的武器,象征力量。
- 毫氂:毫无察觉,指细微的事情。
- 周君:指周架阁,诗中的主角。
- 牛刀:比喻用大力气去做小事,诗中指周君的才华。
- 京尘:指京城的尘埃,引申为世俗的繁忙与纷扰。
- 丘之阳:指未来的重聚地点,象征着希望和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225—1296),字子元,号东篱,南宋末至元初诗人,官至翰林院侍书。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人情世故,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周架阁即将离开浙东,升任平江之际。诗人以送别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仁义与道德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仁义心”引入,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接着用“纷纷万弓箭,独以寸铁当”来比喻社会的复杂与竞争,暗示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内心的信念才是最重要的。诗中通过周君的形象,展现出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应保持内心的安详与坚定。
后半部分提到“前日同李郭,它日盟范张”,不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人生的相聚与离别都是不可避免的。最后的“我亦从此去,后会丘之阳”给人以希望,期待未来的重聚,增添了一丝温暖和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惟仁义心:只有仁义之心才能保持内心的安宁。
- 无贤愚圣狂:在这仁义之心面前,人的智慧与愚蠢、圣洁与疯狂都是无所谓的。
- 纷纷万弓箭,独以寸铁当: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内心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
- 毫氂有不察:在细节上若不察觉,可能会失去本乡的归属感。
- 察则我固有:深思熟虑后,自己的内心依然存在。
- 而失岂真亡:失去外物并不代表真正的失去。
- 周君海内秀:周君在世间名声显赫。
- 清姿竞球琅:他的品格清秀如美玉。
- 牛刀十九年:经过多年的磨练,才华依旧被隐匿。
- 犹雇善而藏:善用自己的才华,保持低调。
- 用世无内外:处世要有内涵与外在的平衡。
- 意行独安详: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行为要统一。
- 乃知旦昼物:白天的纷扰都是为了强者的利益。
- 特为弱者强:弱者的奋斗为强者提供了条件。
- 许时京尘中:在京城的繁华中,难免匆忙与烦躁。
- 解后两匆忙:在忙碌中难以找到内心的宁静。
- 前日同李郭:提到与李、郭二人的友情,表达对友谊的重视。
- 它日盟范张:未来还希望与朋友重聚。
- 岂谓客逢客:不认为是偶然的相遇。
- 乃或得相羊:真正的朋友相遇是命中注定的。
- 此道日寥落:人生的道路日渐稀少。
- 此意谁平章:这种道理谁来阐述呢?
- 为人作生活:为他人而活,感受到生活的琐碎。
- 悠悠老扶桑:时光流逝,带着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 勉哉迪嘉猷:希望能多做有益的事情。
- 岁晚垂令芳:期待在岁末时能够留下美好的名声。
- 我亦从此去:我也将在此离去。
- 后会丘之阳:期待再次相聚的日子。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贤愚”和“圣狂”的对比,强调内心的仁义。
- 比喻:用“万弓箭”与“寸铁”进行比喻,表现出面对复杂世界时的内心力量。
- 排比:多次提到不同的角色与情感,加深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仁义之心在复杂社会中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送别的方式,传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融合了人生哲学与情感的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仁义心:象征道德与人情。
- 万弓箭:象征外界的纷扰与竞争。
- 寸铁:象征内心的力量。
- 京尘:象征社会的繁华与忙碌。
- 丘之阳:象征未来的希望与重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仁义心”主要指什么?
- A. 内心的安宁
- B. 人际关系
- C. 道德情操
- D. 社会地位
-
填空题:诗中“牛刀十九年,犹雇善而藏”是强调周君的和。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京尘”指的是作者对繁华生活的向往。(对/错)
答案:
- C
- 才华、低调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的送别诗,主题与友情相似。
-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的另一首诗,表达对友谊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送周架阁以浙东提干归平江》与《送友人》的对比:
-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送友人》更加直接、情感浓烈,而《送周架阁》则更为深刻,探讨了内心的道德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魏了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