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二 族孙友水新屋落成,题以补壁》
时间: 2025-01-27 03:3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其二
刘凤梧
前对横塘后倚山,
结茅端在水云间。
漫思春暖观鱼乐,
却爱秋高放鹤闲。
悬纸帐,挂芦帘,
特修东阁贮朱颜。
水光铺白开妆镜,
山色浮青上晓鬟。
白话文翻译
在横塘前面,后面靠着山,
茅草屋的顶端在水云之间。
我漫想着春暖时节观鱼的乐趣,
却更喜欢秋高时放鹤的闲适。
悬挂着纸帐,挂上芦苇帘,
特意修建东阁来收藏美丽的容颜。
水面的光辉如同打开的妆镜,
山色如同浮动的青色,映衬着晨曦。
注释
- 横塘:指一条横向的水塘。
- 倚山:靠着山。
- 结茅: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水云间:水面和云影交融的地方。
- 观鱼乐:观赏鱼儿游动的乐趣。
- 放鹤闲:放飞仙鹤,享受闲适生活。
- 悬纸帐、挂芦帘:装饰房屋的方式。
- 朱颜:美丽的容颜。
- 水光、山色:水面和山的景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观鱼乐”和“放鹤闲”,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追求。放鹤是古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象征,常见于文人诗作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凤梧,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族孙友水新屋落成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祝福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二》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文情怀的诗作。从诗的开头到结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在“前对横塘后倚山”中,诗人将居住的环境描绘得如诗如画,茅草屋的简朴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展现了宁静的生活态度。
“漫思春暖观鱼乐,却爱秋高放鹤闲”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不同季节的独特感受。春天的温暖带来观鱼的乐趣,而秋天的高远则引发放鹤的闲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后半部分则是对新居布置的细腻描写,“悬纸帐,挂芦帘”展现了人居环境的精致和诗人的审美情趣。
整首诗在音韵上优美,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又有细腻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沉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对横塘后倚山:描述居所前有水塘,后有山,构成和谐的自然环境。
- 结茅端在水云间:茅草屋的顶端与水面和云影交融,营造出一种朦胧美。
- 漫思春暖观鱼乐:诗人随意思考春天的暖意与看鱼的乐趣。
- 却爱秋高放鹤闲:诗人更偏爱秋天的高远与悠闲生活。
- 悬纸帐,挂芦帘:描绘新居的布置细腻。
- 特修东阁贮朱颜:特意修建的东阁用来收藏美丽的容颜。
- 水光铺白开妆镜:水面光辉如妆镜般明亮。
- 山色浮青上晓鬟:山的颜色如青色般浮动,映衬着清晨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光铺白开妆镜”,形象生动地描绘水面的光辉。
- 对仗:如“悬纸帐,挂芦帘”,工整而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横塘: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栖息之地。
- 鹤:象征着高雅与自由的生活。
- 水光、山色:代表自然的美丽与变化,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前对横塘后倚山”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环境? A. 城市景观
B. 自然山水
C. 田园风光
答案:B -
诗人更喜欢哪个季节的生活?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C -
“水光铺白开妆镜”中的“妆镜”比喻了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清澈的水面
C. 生活的乐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自然的美,展现了诗人对湖泊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 《山居秋暝》:通过山水的意象,表达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古典诗词的欣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