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老人说笛歌》
时间: 2025-01-26 03:02: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问书。
自言少小学吹笛,早事曹王曾赏激。
往年镇戍到蕲州,楚山萧萧笛竹秋。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
古苔苍苍封老节,石上孤生饱风雪。
商声五音随指发,水中龙应行云绝。
曾将黄鹤楼上吹,一声占尽秋江月。
如今老去语尤迟,音韵高低耳不知。
气力已微心尚在,时时一曲梦中吹。
白话文翻译:
武昌的老人已过七十岁,手里拿着庾令(古代的书信)在询问。
他说自己年轻时就学习吹笛子,曾因吹笛而受到曹王的赏识。
往年驻守在蕲州,楚山的秋天里笛声和竹声萧萧。
那时他为了寻找乐器的材料,曾将身上的乌貂裘典当。
古老的青苔覆盖着他的节操,石头上孤零零地生长着饱经风雪的苔藓。
商音的五个音调随手指而发,水中的龙应如行云般无拘无束。
曾经在黄鹤楼上吹笛,声音占尽了秋江的明月。
如今年纪已大,言语变得迟缓,音韵的高低耳中已不再清晰。
虽然体力已微弱,但心中仍有那份热情,时常在梦中吹奏一曲。
注释:
- 庾令:古代官名,此处指代书信。
- 曹王:指曹操,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 蕲州: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 商声:古代音乐中的一种音调。
- 黄鹤楼:著名的历史建筑,位于武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以直白、清丽见长。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刘禹锡晚年,反映了他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中表达了老年人的无奈与对昔日辉煌的回忆。
诗歌鉴赏:
《武昌老人说笛歌》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作品,诗中通过武昌老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展现了他对笛声的热爱与对音乐艺术的执着。开篇介绍老人的身份和年纪,营造出一种沧桑感。接着,通过回忆年轻时的经历,描绘了他在音乐道路上的成就与欢乐。对“楚山萧萧笛竹秋”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意境。诗中提到的“典却身上乌貂裘”,表现出他为追求艺术而愿意舍弃物质享受的决心。
随着诗的推进,老人感到年事已高,音韵的高低已不再清晰,但他心中仍旧对笛声抱有热情,表明了艺术对他生命的深刻影响。结尾以梦中的吹奏为收束,不仅让人感受到音乐的永恒,更让人思考时间流逝的无情与艺术的永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武昌老人七十馀:介绍主角的身份和年纪,暗示经验与沧桑。
- 手把庾令相问书:表明他仍在关注外界,虽然已老。
- 自言少小学吹笛:回忆自己的音乐经历,表现对音乐的热爱。
- 早事曹王曾赏激:提到与历史人物的关联,展现成就感。
- 往年镇戍到蕲州:地点的变化,引入自然景色的描写。
- 楚山萧萧笛竹秋:描绘秋天的景色,渲染情感氛围。
- 当时买材恣搜索,典却身上乌貂裘:表现追求艺术的决心与执着。
- 古苔苍苍封老节:象征老人的节操与经历。
- 石上孤生饱风雪:象征孤独与历经风雨的坚韧。
- 商声五音随指发:描绘音乐的自由,展现技艺。
- 水中龙应行云绝:比喻技艺的高超与洒脱。
- 曾将黄鹤楼上吹:提到黄鹤楼,增加文化底蕴。
- 如今老去语尤迟:表达对年老的感慨,情感更趋深沉。
- 气力已微心尚在:虽已年迈,但内心仍有热情。
- 时时一曲梦中吹:音乐带来的美好回忆与梦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中龙应行云绝”,形象生动,传达无拘无束的艺术境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和谐。
- 象征:古苔、孤石等意象象征老人的坚韧与经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尽管身体衰老,内心的激情依然存在,音乐成为了老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笛:象征音乐与艺术,是老人青春的象征。
- 黄鹤楼:代表着历史与文化,增加了诗的深度。
- 古苔:象征经历与坚韧,反映老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武昌老人多大年纪?
- A) 六十
- B) 七十
- C) 八十
-
老人年轻时曾因什么受到曹王的赏识?
- A) 书法
- B) 吹笛
- C) 绘画
-
诗中提到的“黄鹤楼”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历史与文化
- C) 自然风光
答案:
- B) 七十
- B) 吹笛
- B) 历史与文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琵琶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刘禹锡与白居易的作品,二者都表现了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但前者更为个人化,后者则更具社会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