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

时间: 2025-01-26 03:21:05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

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

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
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
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
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

白话文翻译:

这园林真是美好,山公常常来游玩。
难道没有在花下作伴的人吗?我只能远远望着眼前的人。
斜阳渐渐移开影子,落花纷纷洒落在尘土之中。
我吟唱着相思的曲子,心中充满了对江南春天的惆怅。

注释:

  • 荀令:指荀子所称的“令狐”,这里用作对朋友的称呼。
  • 山公:指山中隐士,或称为山中人,通常指有高洁志趣的人。
  • 花下侣:意指在花下作伴的人,暗指诗人渴望有伴侣共赏美景。
  • 斜日:指夕阳西下,光线斜照的时刻。
  • 落英:指落下的花瓣。
  • 惆怅:感到忧伤和失落。

典故解析:

“荀令园林好”中的“荀令”是对友人的称呼,通常在古代文人之间用来表示亲近。“山公”是隐士或志趣高洁之人的象征,代表诗人对自然和高洁友谊的向往。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孤独和相思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是“唐诗三百首”的重要作者之一。刘禹锡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是在与友人相聚之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个人情感的孤寂。诗人在美丽的园林中,思念远方的友人,流露出一种惆怅与相思之情。

诗歌鉴赏:

本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和春天的思念之情。开篇的“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直接点出了诗人与友人的关系,表达了对游赏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期盼。接着,诗人通过“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抒情,表现了孤独与渴望的情感,似乎在花下独自赏花,却又无法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

“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描绘了夕阳西下的静谧场景,落花的意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易逝。最后一句“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吟唱着相思的曲调,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感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及人际关系中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荀令园林好:描绘了园林的美好,暗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 山公游赏频:指山中隐士频繁游玩,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3. 岂无花下侣:自问自答,表达对伴侣的渴望。
  4. 远望眼中人:远处的人的身影令人向往,增添了孤独感。
  5. 斜日渐移影:夕阳西下的意象,带来时间流逝的感受。
  6. 落英纷委尘:落花飘落,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7. 一吟相思曲:吟唱相思的曲调,表现内心的情感。
  8. 惆怅江南春:对江南春天的怀念与惆怅,暗含对往昔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花下侣”比喻诗人对友情的向往。
  • 拟人:落英“纷委尘”赋予了花瓣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惆怅。诗人通过对园林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深刻感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自然之美与心灵的宁静。
  • :象征美好、短暂的青春。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落英:象征过去的美好,提醒人对时光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公”指的是何种人?

    • A. 隐士
    • B. 商人
    • C. 农夫
  2. “斜日渐移影”中的“斜日”意指?

    • A. 晨曦
    • B. 黄昏
    • C. 正午
  3. 诗人对江南春天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惆怅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隐士
  2. B. 黄昏
  3. B. 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禹锡的《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对春天的惆怅与孤独的感受,后者则表达了对友人的告别与离别的伤感。两首诗都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但情感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