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雨花台》

时间: 2025-01-11 16:48:10

试扶鸠策上烟霞,尚想当年天雨花。

潮熟野航归别浦,雪乾宿鹭点晴沙。

高连西竺三千界,俯眺南阳十万家。

更欲云开穷远目,郁葱起处认中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雨花台
作者: 史浩 〔宋代〕

试扶鸠策上烟霞,尚想当年天雨花。
潮熟野航归别浦,雪乾宿鹭点晴沙。
高连西竺三千界,俯眺南阳十万家。
更欲云开穷远目,郁葱起处认中华。


白话文翻译:

试着扶着鸠策(小舟)驶向烟雾缭绕的霞光,仍然怀念当年在雨中欣赏花的情景。
潮水涨满,船只归航至别浦,雪白的鹭鸟在晴朗的沙滩上栖息。
高耸的西竺山连通着三千个世界,俯视南阳的十万户人家。
更想要云开雾散,放眼远望,郁郁葱葱的地方让我认出这是中华大地。


注释:

字词注释:

  1. 鸠策:指小舟或船只。
  2. 烟霞:形容山水间云雾缭绕的美景。
  3. 天雨花:指在雨中欣赏花的情景。
  4. 潮熟:指潮水涨满的状态。
  5. 别浦:指一个特定的水边或岸边。
  6. 雪乾:形容白鹭在阳光下的洁白姿态。
  7. 高连西竺:西竺是佛教的发源地,象征着遥远与神秘。
  8. 郁葱: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绿意盎然。

典故解析:

  • 雨花台:位于南京,是历史上著名的景点,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诗中提到的“天雨花”,可能是对这一地方的怀念。
  • 南阳:指的是南阳地区,因其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城市,诗中提到的“十万家”象征着繁荣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君远,号惭愧,宋代诗人,以词名世,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之时,诗人游览雨花台,感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诗歌鉴赏:

《游雨花台》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抒发思乡情感的古典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花台的烟霞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在首联中,诗人试图以轻舟游览烟雾缭绕的山水,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潮水与白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中间的两联,诗人通过高耸的山脉与繁华的南阳景象,将个人情感与国家的繁荣相结合,体现出一种胸怀天下的情怀。最后一句“更欲云开穷远目,郁葱起处认中华”中,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放眼更远的愿望,流露出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试扶鸠策上烟霞:诗人试图以小舟在迷雾中航行,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探索。
  2. 尚想当年天雨花:回忆起年轻时在雨中看花的美好时光,表达怀旧之情。
  3. 潮熟野航归别浦:描述了潮水上涨,船只归航的情景,给人以安宁的感觉。
  4. 雪乾宿鹭点晴沙:白鹭在晴朗的沙滩上栖息,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5. 高连西竺三千界:通过高耸的山脉与佛教的象征,表达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6. 俯眺南阳十万家:俯视南阳繁华的景象,体现出对家乡的眷恋。
  7. 更欲云开穷远目:渴望能云雾散去,放眼更远的地方。
  8. 郁葱起处认中华:在茂盛的草木中,感悟到这是祖国的土地,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鸠策”比喻轻舟,营造轻盈之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西竺象征着遥远与神秘,增添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情感深厚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烟霞:象征着美好的自然景观与朦胧的记忆。
  2. 白鹭:象征着纯洁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3. 高竺:象征着佛教文化与哲理的高远。
  4. 南阳:象征着繁荣与生机,反映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鸠策”指的是什么?
    A. 小舟
    B. 大船
    C. 航空器
    D. 渔船

  2. 诗人的怀念主要是关于哪个方面的?
    A. 美好的自然
    B. 过去的时光
    C. 友谊
    D. 家庭

  3. 最后一句中,诗人想表达的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担忧
    B.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C. 对个人成就的追求
    D. 对旅行的热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登高》 - 杜甫
  2.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3.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游雨花台》都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但是《登高》更多地表现了诗人身处困境时的忧伤,而《游雨花台》则传达了一种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史浩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游雨花台》这首古诗,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