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湖寿老》
时间: 2025-04-28 06:56: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乞得西湖养病身,小园真隐谩颐真。
已将竹院舍幽客,更筑乡畦招可人。
茗碗昼看花坠影,吟窗夜与月为邻。
清凉境界天家予,自是全无一点尘。
白话文翻译
我希望能在西湖的美景中养病,小园里隐居的生活实在是太惬意了。
我已经把竹院留给了幽静的客人,打算再开辟乡间的菜畦来迎接可爱的人。
白天在茶碗中看花影飘落,夜晚在窗前吟诗与月亮作伴。
这样的清凉境界,仿佛是天上人间的恩赐,自然没有一点尘世的烦扰。
注释
- 乞得:乞求得到。
- 养病身:养生、养病。
- 小园:小花园,隐居的地方。
- 真隐:真正隐居。
- 竹院:用竹子搭建的院子,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乡畦:乡间的菜地。
- 茗碗:茶碗,饮茶的器具。
- 月为邻:与月亮为邻,形容夜晚的清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西湖、竹院等意象,代表着隐逸生活的理想。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地方,象征着宁静和美好。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自然的描绘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开头的“乞得西湖养病身”表明了诗人渴望逃离世俗的愿望,西湖的美景成为了他内心向往的避世之地。接着,诗人描绘了小园的宁静和竹院的幽雅,透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茗碗昼看花坠影,吟窗夜与月为邻”展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惬意时光,喝茶、看花、吟诗,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最后一句“清凉境界天家予,自是全无一点尘”更是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种境界超然脱俗,仿佛是天赐的恩典,完全没有尘世的烦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乞得西湖养病身:表示诗人希望在西湖的环境中养生。
- 小园真隐谩颐真:小园是隐居的理想场所,生活悠然自得。
- 已将竹院舍幽客:竹院已留给幽静的客人,增添了诗的隐逸感。
- 更筑乡畦招可人:打算再开辟乡间菜地,表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茗碗昼看花坠影:白天喝茶时欣赏花影,生活悠闲。
- 吟窗夜与月为邻:夜晚在窗前吟诗,与月亮共享清幽。
- 清凉境界天家予:这种清凉的境界仿佛是天给予的。
- 自是全无一点尘:无世俗的烦恼,体现了理想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天家”比喻理想的生活境界。
- 对仗:如“茗碗昼看花坠影,吟窗夜与月为邻”,上下句对称,增强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借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宁静与快乐。诗人希望逃离尘世的纷扰,追求一种清幽、自在的生活,体现了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意象分析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宁静。
- 小园:隐居的理想场所,代表着安逸。
- 竹院:清幽、雅致的环境。
- 月亮:象征着孤独和宁静的伴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希望在什么地方养病?
- A. 西湖
- B. 小园
- C. 竹院
-
诗中提到的“茗碗”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茶碗
- C. 水杯
-
诗人认为他所追求的清凉境界是:
- A. 纷扰的尘世
- B. 自然的恩赐
- C. 繁华的城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白居易
- 《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对比
- 《饮湖上初晴后雨》与《与东湖寿老》均描绘了湖泊的美景,且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注重隐逸生活的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魅力:古今对比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