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竹里》

时间: 2024-09-19 22:05:35

霜筠万个绕云根,中作茅檐据水村。

疏处只容猿鹤过,了无俗客敢登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霜筠万个绕云根,中作茅檐据水村。
疏处只容猿鹤过,了无俗客敢登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竹林环绕的水边村落,竹子如霜般洁白,千千万万地纠缠在一起。村子里有着茅草顶的房屋,安静地坐落在水边。竹林稀疏的地方,只有猿猴和仙鹤偶尔经过,根本没有凡人敢于造访。


注释:

字词注释:

  1. 霜筠:形容竹子如霜般洁白,"筠"即竹子。
  2. 茅檐:用茅草搭建的屋檐。
  3. 水村:坐落于水边的村庄。
  4. 疏处:稀疏的地方。
  5. 猿鹤:猿猴和仙鹤,象征自然的灵动与宁静。
  6. 俗客:指世俗的人,暗指不受欢迎的访客。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猿鹤”常用以象征自然与高洁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清幽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字逢辰,号青山,宋代人,生于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雅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诗人隐居生活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逃避,反映出当时士人的隐逸思想。


诗歌鉴赏:

《和竹里》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静谧、清幽的竹林水村,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生活。开头的“霜筠万个绕云根”,用“霜”字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颜色,突显出竹林的清冷与洁净,给人一种高远、淡泊的感觉。接着“中作茅檐据水村”,将人居环境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现了诗人所向往的田园生活,茅檐与水村的结合,传达出一种朴素而美好的生活状态。

“疏处只容猿鹤过”,在描述竹林稀疏的地方时,诗人巧妙地使用了“猿鹤”两个意象,既展现出自然生灵的和谐,又暗示了生活的恬淡与宁静。而最后一句“了无俗客敢登门”,则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拒绝,强调了隐居生活的理想。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霜筠万个绕云根:用“霜”来形容竹子的颜色,展现出竹林的清冷,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2. 中作茅檐据水村:描绘了竹林中有一座水边村落,表现出田园生活的质朴。
  3. 疏处只容猿鹤过:强调竹林的稀疏,只有自然生灵在此往来,表现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4. 了无俗客敢登门: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拒绝,突出隐居生活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霜,突显其清冷。
  • 对仗:如“猿鹤过”与“俗客门”,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竹、猿、鹤等意象交织,展现出和谐美好的自然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喧嚣尘世的逃避,展现了宁静与淡泊的生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霜筠:象征着高洁与清冷。
  2. 茅檐:代表着质朴的生活方式。
  3. 水村:反映了自然与人居的和谐共存。
  4. 猿鹤:象征着自然的灵动与优雅。
  5. 俗客:代表着世俗的纷扰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筠”指什么?
    A. 冰雪
    B. 竹子
    C. 石头
    D. 花朵

  2. 诗人对“俗客”的态度是?
    A. 欢迎
    B. 无所谓
    C. 反感
    D. 崇拜

  3. 诗中哪种动物是偶尔经过的?
    A. 狐狸
    B. 猿猴和仙鹤
    C. 鸭子
    D. 老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鹿柴》:描绘了山水之间的闲适与宁静。

诗词对比:

  • 史浩《和竹里》与王维《山居秋暝》均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史浩更侧重于竹林的描绘,而王维则更注重山水景色的交融。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唐诗》
  4. 《史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