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宵晴朝复雨,夜雨晓还晴。未识冬天尔,浑疑春令行。人人忧疟疠,物物败生成。襘法繇来古,官居孰用情。
白话文翻译
夜晚晴朗早晨又下雨,夜里下雨早晨又放晴。不知道这是冬天的景象,还以为是春天来临。人们都担忧疟疾,万物都受到破坏。古老的法术由来已久,官员们谁能用心去施行呢?
注释
- 宵晴朝复雨:夜晚晴朗,早晨又下雨。
- 夜雨晓还晴:夜里下雨,早晨又放晴。
- 未识冬天尔:不知道这是冬天的景象。
- 浑疑春令行:还以为是春天来临。
- 人人忧疟疠:人们都担忧疟疾。
- 物物败生成:万物都受到破坏。
- 襘法繇来古:古老的法术由来已久。
- 官居孰用情:官员们谁能用心去施行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慨。此诗可能是在他生病期间所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个人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生病期间,观察到天气多变,人们担忧疾病,以及对官员治理不力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气的多变,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困惑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的“宵晴朝复雨,夜雨晓还晴”生动地描绘了天气的不稳定,而“未识冬天尔,浑疑春令行”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疑惑。后两句“人人忧疟疠,物物败生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疾病和灾害问题,以及对官员治理不力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宵晴朝复雨:描绘夜晚晴朗,早晨又下雨的自然现象。
- 夜雨晓还晴:进一步描绘夜里下雨,早晨又放晴的天气变化。
- 未识冬天尔:表达对当前季节的不确定感。
- 浑疑春令行:暗示对春天的期待和混淆。
- 人人忧疟疠:反映社会对疾病的普遍担忧。
- 物物败生成:揭示万物因灾害而受损。
- 襘法繇来古:提到古老的法术,暗示传统智慧。
- 官居孰用情:对官员治理不力的批评。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宵晴朝复雨,夜雨晓还晴”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如“物物败生成”中的拟人,赋予万物以生命和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绘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感慨,以及对官员治理不力的不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宵晴:夜晚的晴朗。
- 朝复雨:早晨的雨水。
- 夜雨:夜里的雨水。
- 晓还晴:早晨的晴朗。
- 疟疠:疾病。
- 败生成:破坏和损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气变化是怎样的?
- A. 夜晚晴朗,早晨下雨
- B. 夜里下雨,早晨放晴
- C. 两者都有
- D. 都不是
-
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是什么?
- A. 确定是冬天
- B. 不确定,以为是春天
- C. 确定是春天
- D. 不确定,以为是夏天
-
诗中提到的社会问题是?
- A. 官员治理不力
- B. 疾病和灾害
- C. 战争
- D. 经济危机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病中即事十五首 其四》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诗歌研究》:对宋代诗歌进行了深入研究,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