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 冬景》

时间: 2025-02-04 17:11:40

衾重夜寒凝。

幽梦初醒。

玉盘香水彻清冰。

起向妆台看晓镜,瘦蹙梅英。

门外六花零。

香袂棱棱。

等闲斜倚旧围屏。

冷浸宝奁脂粉懒,无限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卖花声·冬景
作者: 张玉娘 〔宋代〕

衾重夜寒凝。幽梦初醒。玉盘香水彻清冰。起向妆台看晓镜,瘦蹙梅英。门外六花零。香袂棱棱。等闲斜倚旧围屏。冷浸宝奁脂粉懒,无限凄凉。

白话文翻译:

这一首词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夜晚,床被沉重,寒气逼人,使得人进入了幽幽的梦境。刚刚醒来时,发现香水已在清冰上化开。她起身朝妆台走去,照镜子却发现自己脸色憔悴,像是被梅花的寒风所折磨。门外的雪花飘零,映衬着她那轻柔的衣袖。她懒懒地斜倚在旧围屏上,手中的脂粉在寒冷中显得无精打采,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凄凉。

注释:

  • 衾重:被子厚重,形容夜晚寒冷。
  • 幽梦:美好的梦境,此处指代睡眠状态。
  • 玉盘:形容香水容器,暗指香水的芬芳。
  • 妆台:化妆用的台子,女子梳妆的地方。
  • 瘦蹙:形容面容憔悴、皱缩。
  • 梅英:梅花的花蕾,象征寒冷中的美丽。
  • 六花:指雪花,形容冬日的景象。
  • 香袂:指衣袖,带香气的衣物。
  • 宝奁:指装饰品的匣子,象征女子的妆容。

典故解析:

张玉娘的作品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与细腻的生活场景,特别是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词中提到的梅花,常常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而“六花”则是古代对雪花的称呼,表达了冬天的凄冷和孤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玉娘是宋代的女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闻名。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内心情感和生活细节,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柔弱与坚强。

创作背景:

《卖花声·冬景》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的时代,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张玉娘通过这首词表达了身为女子在冬日孤寂中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卖花声·冬景》是一首充满冬日凄凉情调的词作,张玉娘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冬天的寒冷、孤寂与女性内心的柔弱紧密结合。词的开头“衾重夜寒凝”,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的夜晚,床被厚重,寒气逼人,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孤独的氛围。接下来的“幽梦初醒”,则表现出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冷酷之间的对比,表明她从梦中醒来时的无奈与失落。

“起向妆台看晓镜,瘦蹙梅英”一句,描绘了她早晨起床后照镜子时的情景,脸色憔悴,仿佛与严寒中的梅花相似,既象征着美丽的坚韧,也暗示了内心深处的苦涩。接下来的“门外六花零”,将冬日的场景渲染得更加生动,雪花飘落,增添了凄凉的气息。

最后几句中,“冷浸宝奁脂粉懒”一句,展现了她对于妆容的无奈,心中的凄凉在此达到了高潮。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女性在寒冷冬日中的孤独与对温暖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衾重夜寒凝:夜晚寒冷,床被沉重,传达出寒冷的氛围。
  2. 幽梦初醒:刚从梦中醒来,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
  3. 玉盘香水彻清冰:香水在清冰上化开,象征着美好生活的破灭。
  4. 起向妆台看晓镜,瘦蹙梅英:照镜子时发现自己憔悴,像梅花般脆弱。
  5. 门外六花零:雪花飘落,增添了冬日的凄清。
  6. 香袂棱棱:轻盈的衣袖,暗示着女性的柔美。
  7. 等闲斜倚旧围屏:懒散地倚靠,透露出无奈与疲惫。
  8. 冷浸宝奁脂粉懒,无限凄凉:妆容的无精打采,表达了内心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面容比作梅花,暗示其美丽与脆弱。
  • 拟人:通过“冷浸”展现了脂粉的无情与冷漠。
  • 对仗:词中运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在寒冷冬季中,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渴望温暖与美好生活的心情,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温暖的庇护,与寒冷形成对比。
  • 梅英:象征坚韧与高洁的女性形象。
  • 六花:象征冬天的寒冷与孤寂。
  • 香袂:象征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李清照
    B. 张玉娘
    C. 苏轼
    D. 陆游

  2. “幽梦初醒”中的“幽梦”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迷人的梦境
    C. 深沉的睡眠
    D. 幽暗的夜晚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宋之问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张玉娘的《卖花声·冬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有对女性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前者侧重于冬日的孤寂,后者则更多展现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失落。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现出女性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