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忠孝祠志感》

时间: 2025-01-26 05:27:05

东晋成阳旧著声,寥寥今复仰芳名。

为言仁者多昌后,共道孙枝尽发萌。

万古忠魂依相水,一时郢调集层城。

由来返驭吾家事,亦有王遵叱驭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晋成阳旧著声,
寥寥今复仰芳名。
为言仁者多昌后,
共道孙枝尽发萌。
万古忠魂依相水,
一时郢调集层城。
由来返驭吾家事,
亦有王遵叱驭行。

白话文翻译:

东晋时期的成阳,曾经声名远扬,
如今仍然寥寥可数,仰望着它的名声。
人们说仁德之士后代繁荣,
大家都说孙氏的后代正茁壮成长。
万古的忠魂依然在相水旁,
而当时郢国的乐调则汇聚在层层城郭。
从古至今,家庭的事情总是需要理顺,
也有王遵的训诫和治理之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成阳:古地名,指东晋时期的一个地方。
  • 芳名:美名,声誉。
  • 仁者:有仁德的人。
  • 昌后:繁荣的后代。
  • 孙枝:指孙氏家族的后代。
  • 忠魂:忠诚之士的灵魂。
  • 相水:地名,可能指某条河流。
  • 郢调:指古代郢国的音乐。
  • 返驭:指回归治理或管理。
  • 王遵:古代人名,指王遵这个历史人物。

典故解析:

  • 成阳:指东晋时期的名士或家族声望。
  • 孙氏:指孙权家族,强调其后代的繁荣。
  • 忠魂:与古代忠臣的精神和忠诚有关。
  • 王遵:可能与王遵的政治或道德理念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三奇,明代诗人,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生于士族之家,受传统文化熏陶,对历史典故有深入研究,注重诗歌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谒忠孝祠志感》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文化复兴之际,强调忠孝美德,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传统伦理的崇敬与追求。

诗歌鉴赏:

《谒忠孝祠志感》是一首表现忠孝精神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家族的追溯,揭示了忠孝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开篇提到东晋的成阳,表明了这一地区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而今只剩下少许人的记忆,显示出历史的沧桑感。接着,诗人提到仁者的后代繁荣,表达了对德行的赞美,表明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够在后代中发扬光大。

“万古忠魂依相水”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忠臣的缅怀与敬仰,表现出对忠诚精神的追求。同时,提到“王遵叱驭行”,则是在强调治理家务和为人处世的哲理,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即在家庭和社会中都应当秉持忠诚与责任。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运用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忠孝传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使得这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激励后人铭记忠孝的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晋成阳旧著声:指东晋时代的成阳地区有过很大的声誉。
  2. 寥寥今复仰芳名:如今只有少数人仍然仰望着它的美名,感叹时间的流逝。
  3. 为言仁者多昌后:人们说有仁德的人多半能让后代繁荣。
  4. 共道孙枝尽发萌:大家都在说孙氏家族的后代正在茁壮成长。
  5. 万古忠魂依相水:千古的忠魂仍在相水边守护。
  6. 一时郢调集层城:当时郢国的乐曲在层层城郭间回响。
  7. 由来返驭吾家事:自古以来,家庭的事宜都需要理顺。
  8. 亦有王遵叱驭行:也有王遵的教诲与治家理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古忠魂”和“一时郢调”,形成鲜明对比。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增强诗的深度。
  • 象征:通过“相水”象征忠魂的长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忠孝的主题展开,强调传统美德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性,传达出诗人对历史忠臣的尊崇与对后世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忠魂:象征着忠诚与牺牲的精神。
  • 仁者:代表着德行和品格的高尚。
  • 相水: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承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个历史人物的忠诚精神?

    • A. 孙权
    • B. 王遵
    • C. 成阳
  2. 诗中提到的“万古忠魂”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忠诚的灵魂永存
    • B. 历史的遗忘
    • C. 家庭的繁荣
  3. “为言仁者多昌后”中的“仁者”指的是什么?

    • A. 有仁德的人
    • B. 志向高远的人
    • C. 统治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y 王勃
  • 《春望》by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王三奇的诗更注重忠孝文化的传承,而王勃则更多表达个人情怀与时代的忧虑。两者都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但情感基调和关注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三奇研究》
  • 《中华诗词大典》
  • 《古典诗词欣赏与分析》